基于气候变化的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hu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管理极端事件和气候风险、推进气候变化的适应度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西藏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之一,无论是极端气候事件、脆弱度、暴露度还是风险管理都具有独特性,加上本区域内文化、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这一区域成为国际气候变化与人类响应研究的热点地区。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畜牧业不仅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当地牧民生存的基础。近年来气候变化对西藏畜牧业的影响深远,气候因素对其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少。国内大多数学者是从理论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少有人通过实证研究来解析这一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经济学理念为基础,采用1995~2010共16年的西藏县级气候及畜产品产量的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西藏气候变化与各个畜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并为西藏畜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本文主要内容:   (1)西藏自治区主要气候要素和畜产品变化趋势分析。研究中依据国家气象站台和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全区主要气候要素和畜产品时间序列(1995年~2010年)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西藏全区增温现象显著,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性明显,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同步性较弱。   (2)西藏自治区气候要素和畜产品的线性倾向估计分析。基于西藏37个县16年间(1995~2010年)的气候和畜产品的数据,运用倾向估计方法,测算37个县气候要素和各个畜产品的倾向率。得出结论:西藏高原主要气候要素变率加大,主要气象因子的波动性增加。   (3)西藏气候变化对畜产品产量影响分析。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畜产品产量的影响,探讨西藏高原不同区域气候变化与畜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西藏高原畜产品产量受气候要素变化影响明显,气温升高对西藏高原主要畜产品产量的影响为负,降水量增加对主要畜产品产量的影响为正,但是全区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温度对藏南喜马拉雅雨影区的负向影响最大,不利于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同时,地质和环境灾变风险对雅鲁藏布江及三江流域的畜牧业发展存在潜在负向影响。   (4)提出西藏高原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本文研究基础,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寻求国家乃至全球层面的合作途径,延缓气候变化趋势,保护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提高防灾减灾的投入成本,改善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及高素质人才,促进西藏畜牧业健康发展;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农牧民适度放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自2012年开始进入爆发时增长。保费规模方面,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互联网保费收入规模达到2234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160.1%,期间总保费收入规模增长69倍,总保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同时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短时间内连续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的政策,体现了在当前经济
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充足的劳动力为基础。人口老龄化不但造成了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涨,而且导致了各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发生变化。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的规模、比重和年龄结构都将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会对劳动力供给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些影响,主要通过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力年龄结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既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本进行了大量货币性投资,也通过优惠政策等方式进行了大量的非货币性投资。这些政府投资行为既有在既定约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