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东兰铜鼓舞》的演奏诠释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兰铜鼓舞》是陆华柏先生1977年在广西东兰一带考察时被当地鼓舞所吸引而创作的钢琴曲。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产生的钢琴作品,在钢琴教育和演奏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作品将舞蹈性的旋律,与铜鼓律动特点的节奏以及丰富多彩的和声表现融为一体,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性、舞蹈性和戏剧性。陆华柏,中国早期重要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上少有的自学成材的音乐家,音乐创作涉及管弦乐、歌剧、钢琴、艺术歌曲等多种体裁近300首作品,他的英文传略和学术成果被载入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他的一生始终坚持把民族音乐与西洋的体裁、复调等融入到创作中,虽然陆华柏的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领域数量不多,演奏机会更是少见,但在西洋钢琴民族化的探索进程中,陆华柏于当年可以说是“先锋”式的实践者,并创作出了三首代表性的作品——《东兰铜鼓舞》、《浔阳古调》、《湔河之歌》。本文选择《东兰铜鼓舞》为研究对象,从演奏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奏体会,分别从触键与音色、踏板和节奏感等方面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及钢琴演奏技法进行全面地分析,进而,希望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发掘和研究,为钢琴演奏和教学在曲目范围和演奏技巧等方面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主题班队会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共鸣,隔阂顿失。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