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N2O2配体—锂、镧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丙交酯立体选择性聚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交酯(PLA)是一种生物相容并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丙交酯可以从淀粉和甜菜中获得,为绿色可再生资源。聚丙交酯是传统聚烯烃材料的理想替代物之一,它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微观立体结构。传统的PLA微观立体结构不规整,是无定形聚合物。微观结构规整的PLA是很好的晶态聚合物,其中以外消旋复合PLA (PLLA:PDLA= 1:1)理化性能最为优越,因此,通过rac-LA立体选择性聚合获得全同立构或立构嵌段的外消旋PLA是一种方便、实际、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大多数已知的催化剂对D-LA和L-LA两种对映单体没有立构选择性。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对丙交酯聚合具有全同立构选择性的催化剂仅限为Salen和Salan型铝配合物。这类配合物对水十分敏感,并且有一定的毒性,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四种非对称的N2O2叔胺配体(L1-L4),其结构由MS和’HNMR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其中配体L2和L3的分子结构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在结晶状态下,配体L2和L3中的N、N、O、O原子由于分子内相互作用而趋向同一中心,叔胺氮原子上连接的三个基团翻转受限而形成手性氮。’H NMR谱分析表明L2中的亚甲基在CDCI3溶液中能够自由旋转,而L3的氮手性结构在溶液(CDCl3)中得以保持。L1、L2分别与正丁基锂反应得到锂化合物5和6(5=L1Li,6=L2Li)。5和6的结构由MS和1H NMR谱表征。研究了锂化合物5和6催化rac-LA开环聚合反应的性能。在甲苯中5和6催化rac-LA开环聚合,较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立体选择性,100℃下反应产物PLA的杂同立构选择性Pr为0.56,70℃下反应产物的Pr为0.70。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系数为Mw/Mn=1.70。加入苯甲醇能够提高反应活性,但使聚合物的杂同立构选择性和分子量降低。L1、L2的钠盐分别与无水三氯化镧反应生成镧配合物9(L1LaCl)和10(L2LaCl)。由于非对称的N202配体与镧离子螯合配位,使非对称叔胺氮原子的空间构型被固定,形成手性氮原子,因此得到的配合物9和10均为外消旋体。配合物9和10的分子结构由MS和’H NMR谱表征。研究了配合物9和10对外消旋的丙交酯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这种带有手性氮的镧配合物对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不对称诱导效应。外消旋的丙交酯聚合生成全同立构嵌段聚合物,全同立构选择性Pm达到0.81,同时,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可控性(Mw/Mn=1.06-1.10)
其他文献
以稀土氧化物、稀土碳酸盐和过渡金属硝酸盐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真空干燥”技术,制备超细钙钛矿型PrMnO3及Ce、Nd、Co、Fe掺杂的PrMnO3,用TG-DTA、XRD、FT-IR、TE
在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矢量性质与标量性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矢量性质反映着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的立体动力学信息。只有将矢量性质和标量性质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对原子分子
自从稀土离子中Sm2+的掺杂材料实现了室温的永久光谱烧孔现象(PSHB),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通常,Sm离子在基质中稳定的价态是三价,必须把Sm3+还原为Sm2+离子。最常用的
<正>引言:定义散客也要做,和常客以及拥有贵宾卡的贵宾比较起来,散客大体上要占到三分之一,生意好的时候甚至能占到一半。一般说来,推拿师们对待散客要更热心一些,这热心主要
含硫、含氮物种已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导致环境的恶化、酸雨的形成和光化学烟雾等,在大气化学和燃烧化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H3SH是含硫有机物中的重要瞬态物
大气中的含硫有机物分为稳定物种和不稳定物种两类,本文所研究的CH3S属于不稳定物种,是CH3SCH3, CH3SSCH3和CH3SH等有机硫化物大气氧化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研究CH3S与大气中
富勒烯分子具有极其独特的立体结构及性质,通过现代化学合成等技术,人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由富勒烯所衍生出来的分子。在本文中我们合成并富集一种内嵌富勒烯N@C60分子,研究了C9
近十几年来,人们在研究过渡金属气相反应中发现基态反应物(或中间体)和基态产物有着不同的自旋态,即不遵守“自旋守恒定律”。尽管在十多年前已经提出了势能面交叉是两态反应根
以半导体硅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微电子工业中有被广泛的应用。硅碳混合团簇,由于其组成、结构及性质上的多样性,在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化工催化等领
利用双硫腙与锌离子可生成稳定红色络合物的性质,建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 im]BF4)中锌离子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