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市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股市的中国特色仍时时困扰着投资者和旁观者,A股市场的股票公开发行定价机制就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节。在经历了面值发行、固定价格发行、竞价发行、限制市盈率的固定价格发行之后,最近推出了累计投标询价发行方式。询价方式被认为是最国际化的一种定价方式,但是一遇到“股权分置”这一中国特色,似乎也变得苍白无力。本文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股票公开发行方式的全面回顾和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手法,较为深入地考察了我国现行的各种定价机制的内在逻辑性,并与目前国际上的一些主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全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首先回顾了我国A股市场股票公开发行的历史演变,以此作为全文论证的基础;其次对我国A股发行的各种方式进行阐述。
第二章,分析了股票定价理论的几种主要定价模型和方法;其次,就当今世界上几种常用的定价方式进行罗列和分析。
第三章,阐述了经济学原理与股票定价的关系,着重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对股票定价的影响。
第四章,对五家上市公司的定价过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各种定价机制的具体情况。
第五章,首先,比较了A股定价机制与当今世界一些主流定价机制的异同,分析其优劣;其次,对A股全流通之后的发行定价机制进行了展望;最后,对现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