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观,是一个在当下被屡屡提起而又含义暧昧的词汇。在绘画领域中,直观首先指一种观察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在绘画过程当中将那些先入之见、既定之见抛在一边,通过崭新的内心体验去研究和理解对象。 由文明初始到绘画艺术的高峰期,其间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直观的再现自然,曾是多少代艺术家追求的梦寐,而究其直观的实质,更多的含有一种视觉心理学的意味。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纯粹的直观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在此,给我们的艺术指出了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方向。过往的艺术家们,曾因对直观再现的不断追求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佳作,直至十九世纪的印象派们宣称能够真实的再现自然,而事实上,这种再现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直观。 绘画历史总是这样,当一个问题被认为得到解决,人们很快又会提出新的问题。直观再现曾是西方绘画的目标所在,当目标被认为达到,以后的艺术家们就莫知所从,也因此出现了客观再现这个传统锁链的中断。 二十世纪,人文科学的极大发展,使人类对自身、人性、精神、社会都有了更加广泛、深刻的认识。当现代主义过去,后现代来临的时候,人们发现直观其实一直都是生生不息的河流,它不仅给具象绘画提供养分,同时也是抽象绘画的源泉。在新的年代,对直观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着,被赋予了更新的含义,树立了新的目标,许多艺术家也纷纷回到直观再现的阵营当中,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当人们知道得太少,他们无法再现客观世界;当人们知道得太多时,同样无法选择。那么,恢复直观,或许是绘画的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