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lanfe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以疏肝健脾化湿活血法立方的疏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同时评价Fibroscan与B超诊断脂肪肝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和平行对照试验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组以疏肝消脂方治疗,两组均需配合行为干预疗法,疗程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症状、肝功能(ALT、AST、γ-GT)、血脂(TC、TG)、尿酸(UA)、空腹血糖(FBG)、B超、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测得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影响,评估疏肝消脂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比较Fibroscan与B超诊断脂肪肝的一致性。结果:1.疏肝消脂方组治愈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例、10例、15例、3例,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相关症状总积分均明显改善(P<0.01),经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显著差异,疏肝消脂方组疗效明显(P<0.01);3.治疗后各主症比较,除饮食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主症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两组在肝功能(ALT、AST、γ-GT)、尿酸(UA)水平均前明显好转(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5.疏肝消脂方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血脂水平上无改善(P>0.05);6.两组治疗后CAP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降幅明显;7.治疗组所有患者前后两次检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未见异常;8.Fibroscan与B超在诊断脂肪肝上有一定相关性(r=0.522,P=0.000<0.01),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44)。结论:1.疏肝健脾化湿活血法立方的疏肝消脂方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水平;2.疏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3.Fibroscan用于NAFLD无创定量诊断,与B超诊断一致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多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大而不强,钢材的品质、档次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钢材质量的高低,不仅与钢铁企业的生产部门有关,更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职责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钢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但就我国目前钢材的整体质量来看,却还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理化检验技术,对钢材检验质量不断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仅关系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农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生活的改善。作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具有引导性、高效性等
<正> 现代社会在经济方面的特征之一是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过程一般称之为“经济的货币化”。经济货币化的程度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按照
目的探究脓毒症幸存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探究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幸存者认知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血液中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水平的变化,探讨通过改变患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是否为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为今后应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PSCI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方法:将于安徽省针灸医院脑病三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PSCI患者
近些年来,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让我国部分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陷入了收不抵支的困境,且势态日趋严重。由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
电视剧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播出形态。成熟的电视剧产业链条和多元的盈利模式不仅能够给传统媒体创造巨额利润,同时可以促进电视剧产业的良性循环。国产电视剧市场处于"虚假饱和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本体迈克尔加成法合成多官能度单体二胺四酯(本体法不需要除去溶剂并且反应时间短),再经与不同的二胺本体缩聚,形成交联聚酰胺;并对其进行红外、DSC、核磁、
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校园的概念与出现的背景。其次分析了移动校园与数字化校园的区别,最后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论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移动校园的构成和应用,以期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