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对遗传学和育种学理论与技术贡献较大作物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创新和进一步完善,以及玉米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成为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和分子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突变体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材料。Mutator(Mu)因子是玉米基因组内源转座活性高、诱变能力强的转座因子,极易获得诱变突变体,利用Mu转座子材料(转座子标签技术)开展基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对遗传学和育种学理论与技术贡献较大作物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创新和进一步完善,以及玉米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成为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和分子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突变体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材料。Mutator(Mu)因子是玉米基因组内源转座活性高、诱变能力强的转座因子,极易获得诱变突变体,利用Mu转座子材料(转座子标签技术)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是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策略。光合作用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基础,是光能利用和转化效率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为主要技术手段,分别建立了区域地形、气候、土壤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标准评价(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CE)方法,分析中国小麦潜在适宜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及其未来变化趋势。得到的结论如下:1)春小麦在中国的潜在适宜种植区主要自东北到西南呈带状分布,少许分布在新疆等地区,
蟹甲草属(parasenecio)植物系菊科(Compositae)千里光族(Senecion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曾经被命名为cacalia。我国约有60多种,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在我国民间,共有26种蟹甲草属植物被用做传统中药,它们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炎止咳及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肺结核、支气管炎、跌打损伤、血崩、咳血、痢疾、水肿等症。为了挖掘该属植物中具有生物活性
研究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药代动力学、毒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浓度、生物活性及代谢,并且为研究人类疾病机制,药剂形式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中草药知母的活性组分芒果苷与牛血清白蛋白、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以药物芒果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与血清蛋白以及两个多肽之间的
歪头菜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营养丰富,适应性强,很有推广价值。在甘肃甘南高寒草甸草原,歪头菜对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天然的适应能力,也是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重要来源。自然生长的歪头菜产量不高,生长季后期木质化严重,动物适口性差,易引起牲畜消化不良,其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萌发。因此,对歪头菜进行改良是必要的。本研究构建了歪头菜植株再生体系,并通过微繁获得大量组培苗,为歪头菜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同
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短缺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干旱和盐渍在一定意义上都同属于渗透胁迫,而盐渍除了有渗透胁迫作用外,还存在着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土壤中过高的Na+浓度对植物的伤害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土壤溶液中的Na+引起植物根系吸水困难,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其次,过量的Na+通过蒸腾作用进入植物的叶片并累积,从而引起离子毒害效应。研究N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光周期作为植物最为重要的环境信号之一,能够诱导植物内源性生物节律的产生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通过光周期条件的变化,我们筛选到一株对光周期敏感且具有多效表型的T-DNA插入突变体lightperiod dependent dwarf 1 (ldd1)。表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整体上ldd1突变体的株高下降、节间缩短、分枝增加、叶形改变、花期可变、营养器官生长缓慢。在全光照条件下,突变体幼叶发育迟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一直被育种专家视为最具研究价值的目的农作物。目前,全世界商业化种植的油菜中转基因品种已占到了31%。由于该作物在生长期间常受如菌核病等病害侵染,造成严重减产,故目前其转基因改造多集中在导入外源基因增强其对病害的抗性方面。本研究使用目前普遍公认的在油菜转基因技术中最高效的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法,经过对培养基成分的优化探索和对下胚轴、子叶柄两种外植体的比较,得出了优化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本文以玉米中玉9号为材料,探讨了外源NO在玉米幼苗盐适应性中的保护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盐(10mM NaCl)下,玉米植株生物量增加;中度(200 mM NaCl)盐胁迫下,植株表现出盐害状况;高盐(300mM,450mM NaCl)处理下,玉米植株,趋近死亡。2.200 mM NaCl处理玉米幼苗不同的
以进化上具有亲缘关系的6个小麦品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2008年和2009年测定了四个野生近缘种(二倍体MO1和M04、四倍体DM22和DM31)、两个六倍体包括古老六倍体品种和尚头(无麦芒)及1998年培育成的现代六倍体品种陇春8275(有麦芒)的株型和产量形成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异速生长关系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下不同倍体小麦株型性状的演化特征(叶型、茎型)、籽粒产
烤烟在三段式烘烤工艺配套技术条件下烘烤,研究了不同变黄程度下烤烟烟叶内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及与其相关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变黄处理下,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均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其中下部叶八成黄和上部叶十成黄的两种酶活性整体上最高,而中部叶十成黄的淀粉酶活性和中部叶九成黄蛋白酶活性整体上最高。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烟叶内淀粉、蛋白质含量下降,还原糖、总糖含量升高,其中下部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