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因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于5%),发病隐匿(80%以上的胰腺癌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位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加。但是,胰腺癌的发病机理仍不明确,因此,只有揭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内在机制,才能找到确切有效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方法。
胰腺癌的发生是多基因作用累积的结果,各种细胞因子的参与,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RHI基因是一个与ras高度同源的母源性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最早发现于妇科肿瘤,30-40%乳腺癌和卵巢癌中存在ARHI基因表达的下调和失活。前期工作显示ARHI蛋白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广泛表达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失活占48.9%,其基因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CpGⅠ45.5% ;CpGⅡ27.3%)改变。8株胰腺癌细胞株Pu-Pan-1、Miapaca-Ⅱ、Panc-1、Cfpac-1、Aapc-1、BXPC3、HS766T、SW1990中ARHI的mRNA表达缺失。ARHI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细胞株Panc-1,发现其增殖下降,凋亡增加,信号通路蛋白ERK1/2、STAT3活性表达下降,提示ARHI基因是胰腺癌的候选抑癌基因。
胰腺癌的研究中发现肿瘤组织EGF和EGF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2%、36%。较之正常组织显著增加。胰腺癌细胞中普遍存在EGF/EGFR自分泌和旁分泌通路的激活,造成MAPK、PI3K/Akt等通路蛋白表达增加,使癌细胞增殖失控、侵袭增加。ARHI与EGF均作用于MAPK、PI3K/Akt等细胞内信号通路,它们彼此之间有无相互影响呢?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RHI基因作用于ras通路的具体部位,和对EGF自分泌的影响以及对ras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蛋白(EGFR、ERK1/2、pan-Ras)的作用初探。研究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ARHI在胰腺癌中的抑癌作用以及对EGF-EGFR-Ras-Raf-MAPK / ERK的影响
第二部分.ARHI稳定转染Panc-1单克隆细胞株建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