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语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在复杂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会遇到英语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也会遇到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及文化等各方面缺乏完全对等而产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学习者要吸收和应对大量的信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模糊容忍度。模糊容忍是认知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及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受我国高考内容的限制,如对固定搭配、语法知识的考查,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这容易使学生在面对模糊现象时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是威胁,并拒绝接受语言的这种模糊性。高中生处于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四项技能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因此探讨模糊容忍度与高中生英语听力之间的关系也应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相关模糊容忍理论为基础,以山东省平度市开发区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128名学生为受试对象,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听力测试的形式,并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他们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处理并描述,探讨了高中生在听力过程中所表现的模糊容忍与英语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高中生听力模糊容忍度的总体状况,以及他们在听力中表现的模糊容忍度与在其他语言技能中表现的模糊容忍度相比,有无明显差别。同时也试图探讨了难度这一因素对听力成绩和模糊容忍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模糊容忍度与听力成绩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高中生的模糊容忍度状况总体呈中等水平,并且模糊容忍度状况随着不同的语言技能和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中,学生在阅读和听讲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模糊容忍度,而在说写方面的模糊容忍度比较低,这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3.难度因素对听力成绩和模糊容忍度之间的关系有影响,但研究发现并非题目越难,相关系数就高,他们之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形。本文对上述结论做了尝试性的探讨,笔者的研究结果也肯定了模糊容忍度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教学活动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增进教师和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重视。在听力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灵活教学,从而有效地开展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使教和学的过程和谐统一,以此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