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二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传统的动机研究与个体长期行为分离,多数研究没有对持续的、目标导向的动机现象进行理论化探索。定向动机流汲取了以往二语动机理论的精华,使得二语学习动机成为一个多维度、跨学科、多层次的完整系统并为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定向动机流采取复杂的动态体系视角,将目标与长期动机行为过程联系起来,重点考察如何能够在实现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持续增强动机能量,并激励人们在长期追求自己目标或愿景过程中获得高效学习效果。在二语学习中应用定向动机流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对于研究整体二语学习动机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在个体长期动机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工具,笔者对新乡市一中高三年级两个班的107学生进行了定向动机流的研究。笔者共发放了110份问卷,经过分析有3份无效问卷。此外,笔者根据这两个班学生的期末成绩,把期末成绩高于120分的学生定为高分组,把期末成绩低于100的学生定为低分组。为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抽取了高分组的3名学生和低分组的3名学生,对他们进行了访谈。本文研究的问题有以下三个:(1)高中英语学优生和学差生学习动机的差异?(2)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定向动机流主要维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帮助学生生成定向动机流?在中国,定向动机流现象在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存在并可被识别的,调查问卷的数据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整理,作者发现定向动机流的五个维度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学优生和学差生的动机差异在定向动机流五个维度方面各有体现。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二语教室中帮助学生生成定向动机流的路径结构模型和具体实施方法,这对定向动机流未来的的研究和其在二语学习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由于研究对象、时间等的局限,本研究的结论仍需要未来的实证研究进行证实。作者对未来定向动机流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