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中介。它以物质交往为基础,包含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思想文化交往等内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和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作为衡量是否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同样也说明了树立科学的交往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毛泽东思想中,交往思想没有形成像《实践论》和《矛盾论》那样系统的、影响巨大的著作,而是散见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著作、讲话、通信和批注中。本文力图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文本出发,研究和探讨毛泽东交往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毛泽东交往思想和马克思交往观都属于唯物史观的范畴,毛泽东交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贵和”思想、“民本”思想、“联盟思想”、“独立自主思想”等。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毛泽东交往思想体现在他实事求是地处理中共与各个政党、我国与他国、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中,体现在他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的统一战线中,体现在他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中,还表现于他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的高尚品质中。作为社会基本组成细胞的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对科学处理好新形势下复杂人际关系十分有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目前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不断经受着考验。我国应当通过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高度重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加强战略思维应对风险挑战等四个方面做好新时期的对外交往工作。领导干部是构建阳光、廉洁政府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新时期下应当通过加大与普通群众交往的力度、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坚持党性原则防止以情代法等方面提高领导干部的交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