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分配制度变革的人民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生产关系中最直接反映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分配制度,它所涉及的原则立场、运行机制等深刻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立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分配制度,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阶级属性决定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不断调整分配政策,完善分配制度,虽然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举措上有所差别,但是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梳理中国共产党分配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分配制度变革的实践轨迹,对于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科学探索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分配制度安排、体制架构、机制设计,书写和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始终坚持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这篇大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分配制度变革,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以消灭剥削为逻辑起点,遵循“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交互作用的理论逻辑,以“破坏——建构——完善”为实践进路,进行渐进式、探索式分配制度变革,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具体来看,在分配制度变革前,中国共产党通过调查研究、理论探讨、思想争鸣,思考和探索如何消灭反映剥削和压迫关系的不平等分配制度,以及如何构建充分体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分配制度,进而从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到建立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探讨,到公平与效率的思想争鸣,再到“先富”带“后富”的统一认识,为领导分配制度变革提供理论支撑、方向指引和方法指导。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分配制度变革始终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公平分配同频共振,保障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民至上价值逻辑。本文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以理论探讨、制定政策、制度探索与现实反思为脉络主线,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地梳理和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分配制度变革的实践过程,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分配制度变革所彰显的人民至上价值旨归。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分配理论探讨上,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批判与建构的合理张力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从革命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理论探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分配制度变革提供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存续的平均主义问题,理论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的思想争鸣,推动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突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并以共同富裕为导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从而为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基于分配理论探讨形成的基本原则、分析框架、逻辑体系,充分展现了鲜明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定位。在分配政策制定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不断调整分配政策,致力于更好满足人民利益要求。为消灭剥削,实现公平分配,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斗争形势和现实需要,提出消灭私有制,“没收一切土地”,到“地主减租减息”,再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土地分配政策;为建立社会主义分配关系,提出“各尽所能,按劳取酬”“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分配政策;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纠正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两个同步”和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分配政策。实践证明,科学的分配政策为分配制度探索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分配制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体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分配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工人运动和土地革命在破坏旧制度中变革分配关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与生产的热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制度,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消灭了剥削压迫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新求解效率与公平矛盾冲突的实践中逐步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克服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消极影响,充分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财富的首创精神和实践动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充分保障了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现实反思上,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善于将分配制度变革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改革动力和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分配制度探索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党内出现了对革命和建设中分配问题的错误认识,在目标设定和现实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背离,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制约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重新求解公平与效率矛盾冲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在不断完善中更加成熟定型。针对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致力于构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体系,破解“先富”与“后富”的现实难题,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底色。
其他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发展,充分挖掘农村产权价值,将农村资产转化为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资本,对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全国农村改革经验丰富的玉林市农村产权融资实践为样本,在深入分析农村产权融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从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科学价值评估体系、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健全农村产权贷款风险
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系未来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经历了从探索到深化的历程,充分体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价值。新时代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深化经济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经历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而发展壮大的。探讨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明确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相关概念。
生物课程所研究的内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存在的构成,这些存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实践性作业是一种创新的作业设计模式,其可以改善传统作业形式单一、枯燥、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满足初中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具备强化学生实践意识的能力。
随着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制造领域环保材料的应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从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保面料的应用入手,着重从面料原材料选取、面料染色以及面料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探究环保面料的应用对服装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服装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国医大师伍炳彩认为龙胆泻肝汤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良方,要把握龙胆泻肝汤证之病机,必须掌握肝胆的生理特点以及肝胆经的循行路线,熟悉厥阴经与少阳经之主气,同时抓住湿热与实火的特征,在辨证使用本方的同时尤需注意泻肝扶脾。伍炳彩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之证疗效确切。现将伍炳彩运用龙胆泻肝汤的辨证要点及临证化裁进行总结,并附验案3则,以资共享。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又称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多见于繁殖障碍母猪和呼吸道症状仔猪、生长猪以及育肥猪的RNA病毒,其所导致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因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成为现今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之一。截止目前,各国学者已纷纷针对PRRSV的起源、病
针对低功耗的导航应用,设计了一种小型化、低功耗、结构简单的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三轴磁阻式电子罗盘。硬件方面是由Honey Well公司的三维磁阻式传感器HMC5883L,三维加速度传感器使用低成本倾斜度模块GY-25,以及德州仪器的MSP430F149处理器组成。通过采集各模块的数据,得到系统的俯仰角、翻滚角、航向角等信息,并通过LCD1602显示载体的航向角和姿态角。软件方面,在分析磁性物质影响的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初中生物学科存在着中考占分比重少、课时少、作业量少等状况,现如今在“双减”政策要求下,作业设计要求更高、更难。设计、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成为教师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
期刊
<正>双曲线是圆锥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它难度极大,许多知识点又与椭圆类似,因此,多年来各地高考试卷中的双曲线题目趋向于常规、中低档,且多以一道分值5分的小题出现,几乎不见大题踪影。其相关小题的热门考点也主要聚焦于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主干知识,尤其以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的"出镜率"最高。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笔者结合实践,以核心素养下的双曲线几何性质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粗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