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普遍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教学沿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十分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枯燥。进入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呼声不断,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成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标。随着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探究式教学成为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目前,广大语文教师纷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语文课堂和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质疑、求证、交流、体验,努力寻求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精神和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能力。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遵循了母语习得规律,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使语文教学不再单纯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把语言、文字与文化、历史、道德相融合,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发展。本选题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接受式教学现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启东市汇龙中学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真正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笔者选取初中几个班级对实验对象,对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目的的实验,按照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有无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表示,根据实验提供的事实材料,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分析上升理论,就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教学要求、教学功能、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总结。从教学实践来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才能真正使初中的语文课堂跳出学生厌学教师怕教的怪圈,而步入学生爱学教师乐教的新天地。当然,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集中在课堂这一块,但它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而是涉及到学生课堂学习的前前后后,伴随着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课外扩展等一系列环节实施的。所以,在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其它学习环节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