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是一文孤 修炼成老精”——汪曾祺简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is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作家生平、创作经历以及文本分析诸方面就汪曾祺现象做一探究。 四十年代,汪曾祺即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身体力行“散文化”的现代小说创作,表现出一个年轻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积极探索;四九年以后,被迫中断小说创作;八十年代,恢复小说创作,随着《异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的发表,以其清新、独特的气质在新时期文坛掀起了一股“汪曾祺热”,作品除了延续早期小说“散文化”特征以外,这时更表现出少有的冲淡与平和。 汪曾祺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文学理想的渴望与追求,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即使在六十年代下放期间,他也曾做过尝试,进行了少量的创作。更多的时候,他宁可中断自己钟爱的小说创作,也不愿改变初衷。汪曾祺始终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小说创作的探索与储备。他注重向古典文学汲取营养;积极从民间获得营养;受废名、沈从文影响深刻;小说直指文学的终极指向——人性。 汪曾祺的作品呈现出如下特点:寓古于今、大俗大雅、平中寓奇的独到的语言;散文化的结构,苦心经营的随意;生活在最底层的最普通的小人物身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简单的故事情节之中弥漫着优美的意境;园林般的文化营造。
其他文献
曹禺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都在从事他热爱的戏剧事业。根据他解放前后的创作活动,可以将他的创作大体划为两个时期。《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加华新移民小说创作近年来迅速崛起于海外华文文坛.其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在对加华新移民小说创作者中三名成绩比较突出的作家进行考察后,得出加华新移民小说创作迅速
三岛由纪夫历来以其怪异性傲行文坛,他独特的自然观——人要趁肉体还年轻、还美的时候就要自杀,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嗜血、向死而生的美学观、文学观,是受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
"文革"的阴影已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隐去.然而,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我们仍然有必要对"文革"中猖獗一时的极左文学思潮进行严肃的批判."文革"中的极左文学思潮是"文革"前业已存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在其早期作品中,他细致入微地、赤裸裸地展示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新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