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持续提高,但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企业仅仅通过规模扩张来取得低成本优势,往往会不断陷入“扩张—落后”的境地,甚至走向没落。跨界知识协同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式,其实质在于通过对市场和技术等需求分析,实现相关产业、人才、资源集聚,共同进行技术创新。而且高校作为新技术创造的活跃群体,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政府也通过实施“2011计划”引导高校和企业进行跨界合作,解决行业产业关键技术问题,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为高校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因此,以企业和高校为知识协同主体进行跨界知识协同对企业和高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基于此,本论文以跨界知识协同效应提升为研究核心,采用双边匹配方法和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知识协同初期协同主体之间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协同主体博弈的最优策略选择和影响其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知识协同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跨界知识协同主体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明确跨界知识协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后,为跨界知识协同主体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双边匹配方法构建了跨界知识协同主体匹配模型,通过求解此模型为协同主体选择了满意的合作伙伴,并分析了主体偏好、心理行为、感知收益等因素对匹配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用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2)跨界知识协同演化博弈研究。协同主体合作伙伴选择之后,为研究各主体会选择怎样的协同策略才能获得最优收益,政府在知识协同中又发挥怎样的作用。通过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动态优化理论研究了多主体跨界知识协同主体的利益博弈,分析了各主体在不同情境下的知识协同意愿和影响各主体间知识协同的关键因素,并找出跨界知识协同的演化路径。(3)跨界知识协同效应提升策略研究。跨界协同主体达成合作关系后,为分析其知识协同产生的协同效应,以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其跨界合作授权专利数据为基点,从跨界合作专利数据和跨界合作技术领域两方面对知识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跨界知识协同效应提升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