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与回归自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feng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自然的文学是人争取心灵自由的表达形式。中国现代小说在奏响现代文明进行曲的同时,一直低徊着以回归自然,回归家园,回归自由为内核的情感旋律,这既是对中国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心理的继承延续,也是对近代西方思潮的回应,更是对现代文明、动荡社会的抗争与补救。 回归自然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大致表现为三种。一种是作为一种社会哲学观,从本体论意义上来探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认为人类存在于现在社会即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叫做阶级社会的状态,是一种与自然背道而驰的状态,一种异化状态。人应该摆脱异化状态,回到本真的自然状态。 另一种是作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丑恶现象不满,感到这样的状况是一种残缺及病态,借回归自然来表示不满与补救,但并没从终极关怀角度来考虑。 还有一种就是作家对社会感到失落,突然觉得好,又突然觉得不好,只是表示一种清高的心态与精神梦幻。这种小说表面上有回归自然的样子,其实世俗欲望很强。这与上述两种情景很不同,比较复杂。 回归自然并不是回到大自然中像野兽一样生活,而是指按照“人的本性”或“人的天性”而生活。也就是按照个体生命自我的内在要求和意愿去生活,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价值系统与信仰系统走向个体的生命旨归——自然。回归自然在本质上是人的价值选择。 本文试图就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自然及回归自然的现象进行初步的梳理与分析,主要从逃遁抗拒,终极关怀,精神梦幻及清高姿态等几个方面入手,联系现代小说与传统文化及西方思想的错综关系作一些考察论述。
其他文献
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以成人和非成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作为先锋派的余华,他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单纯的指涉符号,作家的着眼点不是塑造人物形象,而是借这种形象传递自己的观
该文试图以翔实的资料为论说依,以现代传播学和社会学等为理论指导,探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电视频道发展模式.论文分为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梳理
"吴中四子"指生活在明中叶苏州的四位著名文学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他们在文学、绘画、书法诸方面都取得过高度而广泛的成就.正文分三部分展开,通过对吴中四子的时
北岛作为朦胧诗的标杆,无论是在思想境界,还是在精神高度上都达到了朦胧诗的顶峰。其强烈的否定精神、决绝的反抗态度,深刻的自省、反思和坚持不懈的追求,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