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快速渗滤(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简称CRI)系统作为土地处理的一种类型,克服了传统快渗系统水力负荷低的缺点,保留了其设备简单、投资少、能耗低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目前国内关于CRI系统的构建研究大多集中于深圳地区,且基本上只研究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而在中部地区结合本地土壤特征下的CRI系统以及在化工厂尾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则鲜有报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和水资源缺乏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化工厂尾水特点和常规污水处理系统投资高、浪费大等问题,根据污水处理和利用技术发展趋势,采用人工快速渗滤处理化工厂尾水。试验采用两种有机负荷(0.25kg COD·m-3·d-1和0.1kg COD·m-3·d-1),三种湿干比(1: 1, 1: 2, 1: 3)、考虑了两种填料的差异(土砂混合和纯河砂)、土砂比1:9,1:12.5和1:6三种不同填料比、两种投配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六种工况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天然河砂混合排污口土壤性处理化工厂尾水的可行性,并结合各个方面综合比较其与纯河砂填料的性能,并做出污染物去除效果与出水效果和湿干比、负荷率以及填料种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尾水的COD的去除效果好,但不稳定,其最高去除率可达90%,而最低去除率不到60%;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稳定,但效果不如COD明显,且在不同的湿干比时差别比较大,湿干比大时处理效果差。系统在低负荷、小湿干比时的出水效果最好,在此工况下土柱的处理效果比纯砂柱好。土砂比、湿干比和填料种类均对系统的运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上三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处理COD时较为显著。在水力负荷1m3/ m2 d ,HLC为1d,湿干比1:3,有机负荷0.1kg COD·m-3·d-1的条件下CRI系统出水COD、NH4+-N的平均出水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V类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