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有关中医妇科病证食疗文献采集和整理,辨识和梳理中医妇科食疗文献信息,探讨中医妇科食疗病证适用范围,中医妇科食疗方法,中医妇科食疗方剂剂型和中医妇科食疗方剂用药范围,筛选妇科经带胎产常见病适宜性食疗方药与方法,为中医妇科食疗临床应用与方药开发提供文献基础。方法:采用系统文献研究方法,查阅汉代至明清各个时期中医学有关妇科病证食疗的文献资料,进行原始文献信息辨识、采集、整理和编排,应用频数分析结合传统中医逻辑推理与类比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就有关中医食疗妇科病证范围、剂型与方法,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梳理与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信息:中医食疗运用于妇科病证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600本医籍中记载相关信息;(2)病证范围:历代医家中医食疗妇科病证范围涉及经带胎产杂病数十种,其中产后缺乳、产后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崩漏、闭经、白带下、不孕等运用最多;(3)食疗方剂剂型:中医妇科食疗方剂因其病证不一,医家制不同食疗剂型,汤、散、丸、粥、菜肴、酒剂、膏剂、饮料类等特色食疗制剂。临证汤、散剂多用于妇科急症,丸剂等多用于慢性、虚劳病证或体质调养;(4)食疗方法:中医妇科病证食疗方法主要有单一食疗、先食后药、先药后食、药食并用四种。(5)方剂用药范围:中医妇科食疗方剂用药范围广,功效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温里药最为常用。历代医家食疗妇科病证都最重视补气、补血。所选用的药物以甘温为首选配伍,其次为甘平、辛温配伍。常用的药物有酒、当归、生姜、生地黄、甘草、白芍、肉桂、人参、黄芪、川芎、白茯苓、阿胶、羊肉、蜂蜜、白术、葱白、大枣、艾叶、麦冬、乌骨鸡。归经以脾、肝、心、肺、肾、胃为主。结论:中医食疗运用于妇科疾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医妇科的经、带、胎、产、杂病尤其在治疗胎、产疾病时被广泛采用。因妇女特有生理特点和疾病规律,许多妇科疾病更适宜于中医食疗治疗和调理。中医妇科食疗方剂用药范围广泛,以药食共用品为主,讲究四气、五味、归经合理组方,配伍严谨;因其病证不一,有汤、散、丸、粥、菜肴、酒剂、膏剂、饮料类等特色食疗制剂;临证根据妇人体质病证特点以食疗调理妇人体质偏颇;妊娠哺乳期应用食疗避其药毒;食疗不己,然后命药;先以食疗纠其偏,再用药物攻其邪;药后食疗助阳发散药力;峻猛之药攻下后以食疗斡旋胃气;疾病治疗后期食疗调摄;药食同源同理相伍应用和“借道伐虢”九种效用。研究整理中医妇科食疗的古代文献资料,探讨中医妇科食疗特点,总结凝练历代医家妇科病防治中的食疗方法和效用经验,对当前妇科病防治和中医食疗研究发展都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