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三个多世纪内,许多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著作都致力于汉字符号系统的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在此期间,他们从中国历史、汉字发展历史、文字学和语言学等方面对汉字符号系统对汉字符号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详细地探讨了汉字符号的主要起源、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涉及到汉字符号的结构、含义。其中著名的俄罗斯汉字研究者提到的是И.Бичурин I.Bichurin,П.И.Кафаров(Палладий)P.I.Kafarov(Palladiy),В.Васильев Ч.Vasiliev,М.Малявин M.Malyavin,Е.Е.Жукова E.E.Zhukova,Т.А.Амирова T.A.Amirova,В.С.Кондрашевский V.S.Kondrashevsky,В.М.Алексеев V.M.Alekseev,O.О.Завьялова O.O.Zavyalova,М.В.Березняк M.V.Bereznyak,Б.Н.Санжиев B.N.Sanzhiev,等等。他们对汉字起源与发展历史、文化、语言学及边缘学科的相关调查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俄罗斯文字学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现在阶段中,随着中俄两国在教育、外交和经济关系方面的交往不断加深,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增多,越来越多俄罗斯汉字研究者投入到对中国汉字的研究上,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俄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发展。鉴于此,本文在该背景下,以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研究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的意义是通过对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本文将介绍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研究的状况、研究方向和方法及其现实意义,同时探讨其主要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及分析其研究成果的不足。本论文目的在于通过对俄罗斯汉字研究成果的分析,揭示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意义与价值,以及常见研究问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及不足。在分析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贡献时,本文提出了主要研究方向:汉字研究、文化研究、汉字符号边缘学科研究、汉字语言学研究以及汉字符号发展历史过程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语言学、边缘学科与文化等视角对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汉字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涉及到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汉字研究成果与主要论点做出分析与评价。为了实现本文所提出的研究任务,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研究相关的著作,提出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研究着重的主要方面,这些方面包括:从历史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汉字研究、从文化与神话角度进行的研究,从边缘学科角度进行的汉字符号研究(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神经语言学、民族学等等)。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综合研究方法、分析法、对比法和总结法等等。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俄罗斯研究者和汉字研究方面相关的文献,提出并介绍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神经生理学、神话与文化的研究、语言学;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汉字研究历史,同时详细分析了汉字发展的各个阶段,及汉字的起源,发展变化以及最后的简化;本文的第三章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详细探讨了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历史与文化方面进行的研究、总结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涉及到了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对汉字边缘学科与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的第五章主要是针对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成果进行评价,在肯定他们所做研究的积极意义的同时,针对其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结尾部分则是对论文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缺乏汉字数量研究、探索性研究及经验总结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是通过理论依据的研究分析而取得的。通过分析与评价俄罗斯汉字研究者的汉字研究相关著作,本文得出了某些研究结论:汉字符号在结构上是三组分的,即读音、写法、意义;汉字早期符号与汉字早期符号含义的起源;古代与现代的汉字符号含义是相通的;母语者的大脑半球功能与信息处理特点、思维模式、文化背景影响到他的文字符号系统;语言母语者的思维模式、处理信息的策略与文字符号系统的特点取决于有优势的大脑半球。由于中国人具有以形象整体的思维处理信息的策略,所以汉字符号具有整体性与形象性,而相对来讲,拼音文字母语者具有线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所以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是分步骤和具有逻辑性的,汉字符号呈现的是整体表达即体现的是意义与文字符号的含义。汉字符号具有几个读音,而且表达的意思是统一的。汉字符号含义的起源与汉字起源和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是相符的。汉字符号在历史与神话方面的研究,使得汉字符号的研究更加丰富和饱满;在中国现代社会中汉字符号依旧发挥着巨大作用。最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观点、研究过程和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汉拼音文字母语者更好地掌握汉字,同时希望能够加深中国汉字研究者对俄罗斯汉字研究者和汉字研究状况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