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WLAN下行链路多用户预编码技术研究与硬件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7年成立以来,无线局域网迅猛发展,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人们对其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新的技术也不断被引入到无线局域网中。无线局域网新标准IEEE 802.11ac的制定与应用,使得无线媒体上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到7吉比特每秒,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随着无线局域网设备需求的增加,在硬件实现方面对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IEEE 802.11ac标准,从硬件实现的角度对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多用户系统的预编码模块进行研究与设计,并且在NI-USRP RIO硬件平台上实现两个用户的80MHz传输带宽的下行链路多用户WLAN原型机,该原型机发射端具有两根天线,接收端每个用户各有一根天线。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IEEE 802.11ac标准的多用户物理层技术。以80MHz传输带宽为例,具体介绍了物理层帧结构,基带数据处理流程以及每个用户接收机处理流程。2、研究了适用于IEEE 802.11ac标准的多用户线性预编码技术,并且对不同的预编码技术进行了仿真比较和硬件实现。具体研究了块对角化预编码的硬件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Givens旋转矩阵复用的QR分解块对角化预编码实现方法,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并且节省了硬件资源的使用。在NI-USRP RIO平台上实现了该低复杂度的块对角化预编码模块,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其正确性。3、针对适用于IEEE 802.11ac标准的多用户预编码中的优化预编码模块,研究了几何均值分解预编码模块的硬件实现方法,主要研究了基于双对角化的几何均值分解实现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厄米特矩阵的双对角化改进方法,减少角度计算模块以及矩阵乘法模块的使用,降低实现复杂度。同时基于NI-USRP RIO平台对4×4几何均值分解预编码模块进行了硬件设计与实现,并且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其正确性。4、介绍了NI-USRP RIO平台,并且基于IEEE 802.11ac标准,在NI-USRP RIO平台上实现了下行链路多用户系统原型机,该原型机总共有两个用户,发射端配备有两根天线,接收端每个用户配备一根接收天线。重点介绍了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实现中的重要模块以及数据通信流程。最后展示了16QAM调制方式下的星座图测试结果以及视频流传输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业务的多样性使得其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和多变。推动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于为用户创建性能优化的网络,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ity of Service,QoS),并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的兴起与迅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主要有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低、材料存在缺陷、温度影响、超载运输等原因,分别针对底基层、路面基层和沥青面层的施工控制
应用型高校创新教育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倡导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必备条件。就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移动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
气体、液体、生物化学等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国防航天等领域。与电化学材料相比,光纤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特性,具有传输损耗小、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可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