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傅里叶频谱的H.264帧内预测算法研究与优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ng1987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U-T H.264/MPEG-4 Part 10 AVC(简称H.264标准)是由ISO/IEC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和ITU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组成的联合视频专家组开发的,于2003年正式推出。作为最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引入了许多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和思想,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更好的视频质量、网络友好性和容错特性,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巨大的编码复杂度,这就限制了H.264标准的应用,尤其是在实时视频通信和一些资源或功耗受限的嵌入式应用中。针对这一现状,业内正在做大量的研究,力图在保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其计算复杂度和提高运行效率。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视频编码技术的原理、方法,然后对现行两大系列数字视频编码标准(H.26X和MPEG-X)进行了总体介绍和对比分析,接着以H.264视频编码国际标准为研究对象,概括介绍了其产生历程、编解码器结构和主要技术特点。尤其是对H.264标准的帧内预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各种帧内预测编码模式,帧内全搜索模式选择算法及其复杂度,并将此帧内预测技术与静态图像编码标准JPEG/JPEG2000在性能上进行了比较。针对H.264标准帧内预测模式很多,计算复杂的情况,本论文重点对帧内模式选择快速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频谱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傅里叶频谱的楔特征和环特征,用于判定宏块的平坦程度和纹理方向,并将其与H.264标准的帧内预测算法相结合,从而加快了H.264帧内模式的选择过程。(2)采用傅里叶频谱环特征判定宏块的平坦程度。对细节较多的宏块可直接确定其编码方式为Intra4×4,从而避免了Intra16×16编码方式的判断,减少了计算量。(3)采用傅里叶频谱楔特征判定宏块的纹理方向,排除与纹理方向不一致的预测模式,以进一步加快Intra4×4编码方式的模式选择过程。根据分析,宏块与其内部子块往往具有相似的纹理方向,因此可以采用宏块傅里叶频谱楔特征一次性地确定其内部16个4×4子块的纹理方向,将与纹理方向一致的模式作为候选预测模式。从而避免了对每一4×4子块的傅里叶变换,减少了Intra4×4模式选择的计算量。(4)傅里叶变换采用快速算法,以减少变换本身的计算量。又因为本文仅对16×16大小的宏块进行傅里叶变换,针对这一特点,具体变换时将一些系数常量化,进一步加快计算速度。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H.264校验模型JM10.1作为实验平台,将本文快速算法与全搜索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快速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编码码率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编码速度。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机器人系统逐渐进入家庭生活与服务领域,近年来,家庭室内机器人的研究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对于家庭机器人来说,导航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实现
随着近几年无人机的大热,航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航拍又被称为空中摄影,一般指从空中对地球地貌、工程建筑、自然场景、城市景观等进行摄影的活动。航拍视频能够清晰地表
瓦斯事故是当前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大、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对瓦斯进行准确的预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由于影响瓦斯突出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知道可能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互联的方式将成千上万的物理机资源以复杂的手段联接在一起,将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存放在云端,从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新模式。作为新兴的分布式系统
随着市场的需求,在尽可能低的存储情况下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和低带宽图像快速传输已成为视频压缩的两大难题。为此,ISO/IEC和ITU-T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手制定了新一代视频压缩
随着IT行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如何提供更好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协同数据会议,它不仅方便了企业的远程会议通信,而且极大降低了企业
Ad Hoc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通信网络。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地位平等且可移动,无需设置任何中心控制节点,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这种临时性自治系统灵活方便,对终端
随着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内容和层次上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别是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少量自己需要的有用的信息资源时,人们有时会感
Contourlet变换拥有良好的各向互异性允许每个尺度上有不同数目的方向,很好地表示图像的局部特征,在图像处理中能比小波变换更好地捕获图像边缘信息更好地表示图像特征。图像
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需要在网络中为用户提供身份鉴别和权限信息,以保证网络交互的安全。目前,PKI已成为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