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脱硫弧菌属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为试验菌株,对其EPS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了生长周期内EPS产生动力学,及其在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中的作用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比较了加热法、超声波提取法、离子交换法、高速离心法、EDTA法、NaOH法、H2SO4法等提取脱硫弧菌属硫酸盐还原菌(D. desulfuricans)的EPS的效果。结果表明:加热法是最好的EPS提取方法,EPS主要的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分别为4.83,12.62和4.80mg/g干细胞。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进一步证实加热法提取的EPS过程对微生物细胞破坏较弱。2)通过对D. desulfuricans生长周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D.desulfuricans的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分别为:0-24h为延缓期,24-60h为对数期,72-96h为稳定期,此后进入衰亡期;EPS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同时含有少量的核酸,EPS组分及含量随D. desulfuricans生长而不断变化着,延缓期的D. desulfuricans EPS含量较少,随后EPS含量不断增多,84h时EPS含量达到最大;在D. desulfuricans生长的衰亡期时,与溶解性EPS相比,结合型EPS含量反而增多了。3)以Cd2+为代表,研究了重金属浓度对D. desulfuricans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浓度的Cd2+对D. desulfuricans生长的影响及其EPS的组分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Cd2+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8.0mg/L;当Cd2+离子浓度低于28.0mg/L,硫酸盐还原菌活性较好,Cd2+离子去除率达到99.0%。蛋白质为SRB产生的EPS中的主要成分,且Cd2+的存在促进了蛋白质的分泌,EPS对Cd2+的去除有积极作用,其贡献的去除率可达到10.0%。4)通过研究Cd2+对D. desulfurican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的赋存形态主要有溶解态的Cd2+、沉淀状态的CdS和与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络合态的Cd。SEM-EDS表征发现菌细胞外物质可与Cd2+和S2-结合产生生物络合物,达到固定Cd2+离子的作用,说明EPS对Cd2+的去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