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剂施用方式对复垦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太原古交市屯兰煤矿区复垦9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田间一次性施用不同改良剂(泥炭、腐殖酸和蛭石)的随机微区试验的基础上设置裂区试验,研究一次性和继续施用改良剂及改良剂施用量对矿区复垦土壤容重、颗粒组成、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组分及有机官能团的影响,揭示了一次性和继续施用改良剂后复垦土壤结构的演变特征,探究了复垦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机制,以期为矿区复垦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壤结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泥炭、腐殖酸和蛭石可显著降低复垦土壤的容重,蛭石的施用效果优于泥炭和腐殖酸,且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一次性施用改良剂后2年时,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的粘粒含量,施用泥炭处理的增幅为12.14%~22.35%,施用腐殖酸处理的增幅为25.47%~35.78%,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各处理的粉粒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继续施用改良剂后,泥炭+泥炭处理和腐殖酸+腐殖酸处理的砂粒含量呈增加的趋势。(2)一次性施用改良剂后2年时,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5 mm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百分含量和>0.2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且5%腐殖酸处理的增幅最高,分别为52.87%和10.96%;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施用腐殖酸处理的土壤>5 mm和2~5 mm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百分含量呈减小的趋势,施用泥炭处理的>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呈增加的趋势,增幅为13.09%~27.35%;继续施用改良剂显著增加试验副区>5 mm、5~2 mm、2~1 mm和1~0.5mm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百分含量,且继续施用腐殖酸后可增加土壤>0.2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增幅为7.07%~63.11%。(3)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的值,减小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和分形维数值,说明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4)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施用腐殖酸处理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继续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后,试验副区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泥炭+泥炭处理的增幅为7.69%~10.47%,腐殖酸+腐殖酸处理的增幅为4.08%~9.70%,蛭石+腐殖酸处理的增幅为5.58%~12.67%。(5)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和>2 mm粒级团聚体中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且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各处理土壤和各粒级团聚体中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施用泥炭处理的增幅为31.53%~94.39%,施用腐殖酸处理的增幅为13.19%~39.01%;继续施用泥炭处理的>2 mm粒级团聚体中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增幅为11.30%~80.17%。(6)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脂族类烷烃、芳香族不饱和物质和多糖类物质,且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各处理的波峰逐渐右移,且透光度降低。(7)施用蛭石可增加复垦土壤微团聚体含量,且对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影响不显著,继续施用腐殖酸后,蛭石+腐殖酸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施用泥炭、腐殖酸和蛭石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粘粒含量;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复垦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增加;且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显著增加土壤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和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从红外光谱可知,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增加土壤多糖含量;继续施用改良剂后,可改善复垦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减少和有机碳含量减小的现象。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可改善复垦土壤结构和质量,蛭石的改良效果较差,且继续施用改良剂的效果优于一次性施用改良剂。
其他文献
钢框架结构由于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延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中。传统结构设计及优化分析过程中,仅能针对构件截面进行细化分析,而连接节点性能多被忽略。但大量已有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半刚性节点构造对结构性能及失效模式具有显著影响,如何理清结构失效模式与构件及节点组件参数关系,实现钢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控制,则成为更合理地进行钢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为了提出基于失效模式控制
学位
古代游记类散文具有丰富学生古代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赏景悟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与人格的教学价值。大单元教学对于古代游记类散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站位,根据核心素养形成的需求统整教材内容,推动学生开展综合学习,实现“知行合一”。文章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为例,在大单元的视域下对初中古代游记类散文作品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在学习目标、情境、任务、过程、评价设计方
期刊
东方百合香味浓郁但花色单一,亚洲百合没有香味但花色丰富,找到两类百合香味形成差异的原因,可为培育有香味的亚洲百合奠定理论基础。东方百合主要的花香成分是单萜类物质,TPS对单萜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影响,TPS在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花瓣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但差异形成的原因尚不清楚。本试验主要探究百合TPS功能差异及挖掘MYB,试验结果如下:(1)课题组前期发现东方百合‘Sorbonne’和亚洲百合‘Red L
学位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建筑业作为典型的高碳排行业,要梯次有序地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依据碳排放系数法核算了2009-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值并计量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建筑业碳排放分布情况。其次,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然后,基于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合理选用空间杜宾模
学位
黄土旱塬是我国典型旱作农业区,土壤贫瘠且化肥相对过量投入导致该地区土壤生产力不足。作物秸秆是一种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的有机肥源,具有极大的化肥替代潜力,还田后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农业高质高效生产。因此,本研究于2018—2021年在晋南黄土旱塬冬小麦种植区,设置秸秆不还田(S0)、秸秆半量还田(S1/2)、秸秆全量还田(S1)、秸秆2倍量还田(S2)4个处理,系统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部分化肥
学位
栽培环境的盐胁迫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造成了作物减产,阻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影响设施黄瓜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盐性以及进一步探索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盐胁迫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设置浓度为0、50、100、150、200μM的褪黑素处理,研究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选择最优处理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重要通路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外源
学位
解救被压哺乳仔猪是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其中电刺激是最新技术之一,为优化目前电刺激技术研究参数单一,母猪过度反应等问题,该研究基于反应有效性和惊吓指数两类参数分析了产后母猪不同身体部位在不同刺激电压下的反应,确定了电刺激技术参数适宜值,并验证了该参数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装置通电0.5 s后,母猪在刺激电压2 000和2 400 V下的有效反应率皆为75%以上,且这2
期刊
住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载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是城市凝结的精华。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既有住区的环境设施逐渐失去了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障碍。有效地对既有住区改造是对原有传统物质环境的提升和改善,也是对其衰落现状的转变和原有活力的再生。此外,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尤其是城市既有住区的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在既有住区环境老化和居民群体老龄化的“两老”问
学位
“双减”政策的推行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重大的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从整体角度规划课堂教学的创新,建构语文知识的整体联系,转变传统语文课堂效率不高的状况。探寻“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能够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文章分析了“双减”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的变革,阐述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并具体指出了“双减”背景
期刊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高,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良好,是高层建筑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在很多高层建筑中,由于使用要求或者层高的限制,所采用的剪力墙一般为剪跨比较小的低剪跨比剪力墙,如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而在设防或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底部剪力墙可能会因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弯矩而轴向受拉,处于拉-弯-剪耦合受力的不利状态。目前国内外对于低剪跨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压剪作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