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桑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取得了如下方面的认识:1.桑植区块构造形态相对简单,褶皱轴线呈向北西凸出的“S”状延伸;区内地层出露呈现北老南新的特点,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发育范围广、厚度大、连续性好;其中牛蹄塘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陆棚相和斜坡相,主要沉积了黑色页岩、板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以及粉砂质页岩地层;研究区龙马溪组沉积相类型为碎屑岩陆棚相,主要沉积黑色页岩层系和灰绿色页岩。2.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干酪根的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其次是Ⅰ-Ⅱ混合型干酪根和Ⅱ型腐泥腐植型干酪根;牛蹄塘组有机碳含量在3%以上,平面上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在剖面上,随地层变浅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龙马溪组有机碳含量达到3%,平面上,由南向北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剖面上,随地层变浅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牛蹄塘组Ro平均值达到3.6%,在平面分布上,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整体上属于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龙马溪组Ro平均值达到2.68%,在平面分布上,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整体上属于成熟至高成熟阶段。通过对目的层位页岩有机地化柱状图分析,认为该区黑色页岩类型属于较好烃源岩,并确定桑植地区有机碳含量下限值为0.5%左右。3.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样品的平均吸附甲烷为2.24m~3/t;兰氏压力平均为2.14MPa,平面上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增的趋势,在东北部地区吸附气量达到2 m~3/t。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样品的兰氏体积平均吸附甲烷为1.13 mf/t;兰氏压力平均3.22MPa。平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增的趋势,在西北部吸附甲烷气量达到1.8m~3/t 以上。4.有机质含量和黏土矿物(内因)及压力、温度(外因)共同作用影响研究区目的层位黑色页岩吸附能力;吸附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不同影响要素对黑色页岩的吸附能力贡献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