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济南唐王镇纸坊家庭寄养基地为个案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在探索儿童福利社会化道路中的一项重要尝试。近几年来,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已成为一项发展速度快且社会效果好的儿童福利工作。本文以济南唐王镇纸坊村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基地为个案,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了深度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我国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文中首先介绍了个案以及我国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特点,然后从理论和现实角度研究了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运行机制问题,主要包括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各参与主体互动模型、管理控制机制、社会支持系统等问题,随后通过与机构集中供养和城市家庭寄养相比较,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功能和优势,以及对孤残儿童、寄养家庭、农村寄养社区和福利机构的影响。本文在肯定了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优点和功能的同时,还关注和研究了该模式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例如政策法规的完善、寄养家长的培训、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等。 本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它不仅可以丰富社会学有关社会救助的研究内容,对福利社会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发展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为研究个案更规范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同时也为行政部门完善农村家庭寄养机制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西方环境运动的思想和组织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早期环境保护运动,它在经历萌芽、发展和高潮期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呈现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向发展中国家发散的趋势。本文旨在考
学位
自新课改实施与推广以来,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认识到了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开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饱含激情与活力地去认知和学习,最终全
期刊
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体系中陆路运输的主要代表,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我国自1988年修建第一条高度公路以来,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至2008年我国的通车里程
近二十年来,基督教在中国农村发展迅速,其中农村中老年妇女成为了农村教会的主要信教群体。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对信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