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工作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务工作者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各项病毒血清学指标和不同年龄组间的乙肝感染模式的差异,分析医务工作者的HBV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效率。方法:(1)研究对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0年体检的医务工作者共5851人,其中全部完成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抗-HBc)检测的有效数据共5079例,把这些数据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分为小于(<)30岁年龄组共757人(占总例数14.9%),30岁50岁年龄组共3838人(占总例数75.6%)和大于(≥)50岁年龄组共484人(占总例数9.5%)。(2)研究方法:根据检测结果HBsAg,抗-HBs和抗-HBc的不同,分为五种不同的HBV感染模式:(1)模式一:抗-HBs单阳性,代表主动免疫注射乙肝疫苗;(2)模式二:抗-HBs和抗-HBc双阳性,代表自然感染过HBV并清除病毒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3)模式三:抗-HBc单阳性,代表既往感染过HBV虽清除病毒但未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4)模式四:HBsAg阳性,代表HBV感染者;(5)模式五:全阴性,代表未感染过HBV。分析医务工作者整体HBsAg,抗-HBs和抗-HBc的阳性率和不同年龄组之间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的差异,并与一般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医务工作者整体的HBV感染模式和比较不同的HBV感染模式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分布情况。(3)检测试剂和方法:使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PLUS 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4)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3个)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时,调整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3=0.0167,P’<0.0167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获得有效数据共5079例,HBsAg总阳性率为0.9%,抗-HBs总阳性率为85.7%,抗-HBc总阳性率为14.7%。(2)医务工作者抗-HBs单阳性感染模式在五种感染模式中占比最高,占比72.7%;之后依次为:抗-HBs和抗-HBc双阳性感染模式(13.0%),全阴性感染模式(12.6%),HBsAg阳性模式(0.9%),抗-HBc单阳性感染模式(0.8%)。(3)不同年龄组的HBsAg、抗-HBs和抗-HBc的阳性率:<3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0.1%,抗-HBs阳性率为84.4%,抗-HBc阳性率为3.8%。305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0.9%,抗-HBs阳性率为87.4%,抗-HBc阳性率为14.1%。≥5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2.7%,抗-HBs阳性率为74.0%,抗-HBc阳性率为36.4%。(4)不同年龄组之间HBsAg阳性率(X2=18.377,P<0.05),抗-HBs阳性率(X2=64.912,P<0.05)和抗-HBc阳性率(X2=253.013,P<0.05)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50岁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高于<30岁(X2=17.264,P<0.0167)和3050岁(X2=13.611,P<0.0167)。≥50岁年龄组的抗-HBs阳性率低于<30岁(X2=20.392,P<0.0167)和3050岁(X2=88.499,P<0.0167)。<30岁和3050岁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X2=4.559,P=0.033>0.0167)和抗-HBs阳性率(X2=5.111,P=0.025>0.016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组越大,抗-HBc阳性率越高。(5)不同年龄组HBV感染模式:<30岁年龄组感染模式构成比多少顺序依次为:模式一(80.7%),模式五(15.5%),模式二(3.7%),模式四(0.1%),模式三(0)。3050岁年龄组感染模式构成比多少顺序依次为:模式一(74.6%),模式二(12.9%),模式五(11.3%),模式四(0.9%),模式三(0.4%)。≥50岁年龄组感染模式构成比多少顺序依次为:模式一(45.0%),模式二(28.9%),模式五(18.6%),模式三(4.8%)。模式四(2.7%)。(6)各年龄组均以模式一占比最高,模式三和模式四占比最少。且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各个不同感染模式之间也存在差异(X2=312.872,P<0.05)。具体表现为:年龄组越大,模式一占比越小(X2=217.669,P<0.05),模式二占比越高(X2=166.122,P<0.05)。≥50岁年龄组模式三和模式四占比均分别高于<30岁(X2=34.087,P<0.0167和X2=17.264,P<0.0167)和3050岁(X2=85.548,P<0.0167和X2=13.611,P<0.0167)。<30岁和3050岁年龄组的模式三(X2=2.079,P=0.091>0.0167)和模式四(X2=4.559,P=0.033>0.0167)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050岁年龄组模式五占比低于<30岁(X2=10.454,P<0.0167)和≥50岁(X2=21.611,P<0.0167),<30岁和≥50岁年龄组的模式五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2.094,P=0.160>0.0167)。结论:(1)医务工作者的HBsAg总阳性率为0.9%,其中以≥50岁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最高(2.7%),<30岁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最低(0.1%)。(2)医务工作者的抗-HBs总阳性率85.7%(包括抗-HBs单阳和抗-HBs和抗-HBc双阳性两种感染模式),其中以≥50岁年龄组的抗-HBs阳性率最低(74.0%)。(3)各年龄组均以模式一占比最高,模式三和模式四占比最少。年龄组越大,模式一占比越小,模式二占比越高。较其他年龄组,≥50岁年龄组模式一占比下降最明显,模式二、三、四均明显上升。
其他文献
[db:内容简介]
作为上海租界景观之首要物理基础的马路,亦是清末民初上海叙述故事发生的重要背景空间。以现代马路为基础,清末民初的上海叙述建构起迥异于传统城市书写的都市风景线,马路上的物、人、事等景观皆构成所谓“街景”,马路的作用也从单纯的故事背景空间演绎扩充至参与情节构成、塑造人物性格并具有了叙事的功能性意义。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马路承载了城市交通和社会生活的多重功能,街景则构成了地理意义上的上海景观和文字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以累及结直肠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常作为轻-中度UC的一线用药,部分UC患者存在使用5-ASA治疗无应答或继发失效。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分析临床数据筛选预测因子,建立UC患者对5-ASA临床失应答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纳
目的:通过相关临床数据分析,探讨急诊严重指数(ESI)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识别、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相关材料,包括: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入院后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肌酐、钙离子浓度、降钙素原、D-二聚体、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糖等实验室数据,
目的:肠黏膜屏障是指当肠道中的危害性物质经过肠道黏膜,侵入机体中肠以外的组织或血液时,肠道中能阻止该过程的存在。乙醇可通过氧化应激、内毒素血症、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等多个环节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Rho作为一种小分子G蛋白,它有一个下游效应体Rho相关蛋白激酶(Rho associated kinase,ROCK),ROCK目前有ROCK1与ROCK2亚型。Rho/ROCK是一种机体中常见的信号通路,
目的:比较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阳性和阴性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KP liver abscess,KPLA)的临床特点、CT特征,并分析ESBL阳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期间122例首发肝脓肿患者(ESBL阳性感染16例,ESBL阴性10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逆变侧由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串联组成。为保证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从混合级联直流系统稳态响应特性、逆变侧LCC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MMC暂时过电压估算以及逆变站出线热稳裕度计算等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种混合级联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分析混合级联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定位系统运行薄弱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具有不可治愈、慢性复发的特征,目前内镜仍然是评估其疾病活动度的金标准,但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患者耐受性差,较难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无创、便捷、可反复实施且较准确的评估指标。方法:采用Mayo评分评估UC患者疾病活动度,根据Mayo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Mayo评分3-5为轻度活动,Mayo评分6-10为中度活动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量监测(NICOM)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所致的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所致的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早期液体复苏中应用无创心排量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依据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调控补液速度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剂量等,对照组采用无创袖带心率血压血氧监护仪监测
目的:比较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HTG-AP)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的临床特征差异,并探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水平与HTG-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对HTG-AP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及预后、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