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秸秆还田方式与氮肥运筹效应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郓城和许昌两地周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方式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与氮肥运筹模式,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秸秆合理还田、氮肥减施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郓城和许昌两地冬小麦夏玉米施肥均显著增产,秸秆翻耕还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分别增产13.14%16.70%和23.04%27.58%,秸秆旋耕还田分别增产15.53%16.67%和23.97%25.65%;秸秆翻耕还田较旋耕还田增产2.22%6.42%和1.65%6.47%。郓城和许昌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24.78%30.81%、2.935.33kg?kg-1和18.75%25.69%、4.677.04kg?kg-1,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降低趋势。2、施氮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拔节期和扬花期、夏玉米吐丝期和灌浆期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AD值及冬小麦扬花期的光合效率,促进了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收获期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秸秆翻耕还田的光合效率、氮代谢酶活性、氮效率、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旋耕还田。3、冬小麦秸秆翻耕和旋耕还田较播前均明显降低了土壤0-30cm耕层容重,夏玉米土壤容重秸秆翻耕还田较旋耕还田低,且均随土层深度加深呈增大趋势。施氮降低了冬小麦、夏玉米收获期0-40cm土层深度<53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提高了0.25-0.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无机氮含量,秸秆翻耕还田的土壤碳氮含量均高于旋耕还田。4、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秸秆翻耕还田、一次性施氮210kg·hm-2(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具有较好增产效果,肥料利用效率、光合效率、碳氮代谢、土壤酶活性等均较高。
其他文献
高温下材料的机械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劣化。如温度升高会加剧蠕变松弛,循环载荷下会发生疲劳损伤或累积变形。高温垫片是螺栓法兰接头的关键密封元件,其在反复使用或振动工况下
超材料(特异材料、超构材料,Metamaterials)是由单元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的共振结构单元组成,并呈现出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超常物理特性的一种人工微结构材料。各向异性超材料(Anisotropic Metamaterials,AMMs)是超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各向异性超材料,即超材料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与传播方向有关,其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张量可以化简成主轴坐标系下的对角矩阵形式,根据主轴元素符
1949-1952年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新生政权、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民族独立的关键时期,基层干部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测定了Ce–Nd–B,Nd–Ce–Fe三元系以及Ce–Nd–B–Fe四元系70.0 at.%富Fe区773 K的等温截面,为Nd–Fe–B掺杂Ce元素热力学数据
复杂脑网络的分析与研究是近几年来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复杂网络理论在神经认知科学的具体应用,复杂脑网络在了解有关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将图论应用于复杂网络中,会为复杂网络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向和思路。最小生成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图论算法之一,作为新兴的有效研究手段,活跃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中。该方法能够确保脑网络的连通性,按一定规则对边进行删减,最终获得总权重最小
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是一种具备多个端口的能量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的柔性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潮流分配、电压改善、电网监控和故障隔离等功能。因此多
本文以1,4-bpeb分子和1,3-H2pda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晶体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 1,4-bpeb在不同结构中的荧光性质和[2+2]光加成反应性质以及1,3-H2pda在配位聚合物中选择性
高强钢弧槽件是轿车安全结构件的组成部分(如轿车保险杠和车门防撞梁),其在冲压成形中所表现的拉裂、起皱和回弹缺陷是影响其精确成形的主要原因,而且高强钢的应用,回弹更为凸显,严重影响其成形精度。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强钢弧槽件的精确成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有效提高该类零件的成形质量奠定基础。首先,从弧槽件的成形过程入手,根据其几何与变形特点,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和力学分析,通过
微流控芯片是能在大小为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对微流体操纵的一种新技术,能应用于分析检测的前处理样品、分离、检测分析、化学反应等这些典型的步骤汇集到芯片中完成,其优点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的生产数量爆炸式增长。当锂电池的容量衰减为出厂值的80%左右时就会淘汰下来,直接将其报废处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了实现退役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