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容易导致网络成瘾。而在网络的诸多应用中,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快速兴起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购物方式,但不合理的网络购物行为容易发展成问题性的购物行为,从而导致网络购物成瘾。与网络成瘾一样,网络购物成瘾也会给社会和个体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目前网络购物成瘾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探讨前因变量,即哪些因素会影响网络购物成瘾,而对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网络购物成瘾的研究并不多。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自我控制、网络购物成瘾、网络购物习惯以及性别等变量间的关系。研究一,将自我报告习惯索引(the Self-Report Habit Index,SRHI)问卷修订为中文版网络购物习惯问卷。对325名被试进行初测,经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2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8.17%。依据初测结果,删除和修改部分项目,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另外选取198名被试对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统计结果表明,网络购物习惯包含网购频率和网购自动性两个维度,共7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研究二,对大学本科生的网络购物习惯进行调查,同时还比较了大学生网络购物习惯在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购物习惯强度比较合理,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不同购物倾向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习惯上差异显著,女性、网络购物倾向、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网购得分显著高于男性、现实购物倾向、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年级、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对他们的网络购物习惯没有显著差异。研究三,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习惯在自我控制对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同时考察性别变量的调节作用。中介变量模型各项拟合指标为:x2/df= 4.282,RMSEA = 0.084,GFI = 0.930,AGFI = 0.887,NFI = 0.931,CFI = 0.946,网购习惯在自我控制与网络购物成瘾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模型间△x2= 200.028,△df = 6,p =.000(P<0.001),男生和女生自我控制-网购习惯-网络购物成瘾模型的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别,女生自我控制和网购习惯对网络购物成瘾影响的路径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修订的大学生网络购物习惯问卷信、效度良好,共7题,包含网购频率和网购自动性两个维度。(2)大学生网络购物习惯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女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习惯总分及两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网购频率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网络购物倾向大学生在网购习惯总分及两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现实购物倾向大学生。(3)自我控制与网络购物习惯显著负相关;网络购物习惯与网络购物成瘾显著正相关。(4)网购习惯在自我控制对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5)性别因素在自我控制-习惯-网络购物成瘾路径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