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硅烷涂层阻渗机理和性能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作为工程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水分的渗透问题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水分渗入会携带外部有害离子进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硫酸盐侵蚀和氯离子侵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进一步发生开裂劣化,严寒环境下的冻融作用又会使混凝土逐渐膨胀、开裂和剥落。所以选用合适的干预手段减少或阻断水分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用于减少水分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传输的方法不少,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采用硅烷类防水涂层,涂覆在水泥基材料表面,达到使其防水性能提升的结果,但是大多数集中于硅烷类涂层发挥其防水性能的持久性研究,评估涂层的涂覆质量与发挥不同的防水效果之间的量化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从微观层面探究硅烷涂层发挥防水效果的机理研究也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使用仪器测试和毛细吸收实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硅烷涂层发挥防水性的机理和效果量化评价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与结果如下:(1)硅烷类防水涂层的涂覆能使水泥基材料的接触角从低于90°提高到高于90°,使其不再容易被水分浸湿;涂层与水泥基材料结合后使其表面成膜,提高样品表面的硅含量,增多Si-O键,并能将憎水集团引入水泥基材料内部,增加其疏水性;涂层涂覆后与水泥中的Ca(OH)2发生了二次水化,生成了水化硅酸钙,使水泥净浆样品内部的矿物成分组成发生变化,降低Ca(OH)2、C3S的峰值,提高SiO2,CaCO3的峰值。这些变化从微观层面解释了硅烷涂层对水泥基材料的防水性能的提升机理。(2)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单体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渗透符合Lucas-Washburn方程。通过染色法,可获得硅烷单体在样品中的渗透高度值,渗透高度与涂覆质量符合线性关系y=105.31653x,由此可根据硅烷单体涂层的涂覆质量值,预测出涂层在水泥基材料中渗透所到达的高度位置。(3)硅烷单体涂层的涂覆量在一定值范围内,其防水效果随着涂覆量的增多而越好,当涂覆量超过一定数量值后,其对水泥基材料防水性能的提升基本不再有作用,因此可获得硅烷单体涂层对水泥基材料达到最优防水效果的最佳涂覆质量值。(4)由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即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简称XCT)获得的未涂覆涂层的样品的毛细吸水后含水量分布信息,结合涂覆涂层后样品所减少的吸水量信息,等效出因涂层的涂覆所对应的增加的样品保护层的厚度,从而建立一套通过涂覆不同质量的硅烷涂层等效出所对应的增加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的评价体系。(5)涂覆不同种类的涂层的样品分别进行毛细吸水实验,根据吸水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单体的涂覆对水泥基材料具有最佳的防水效果。
其他文献
从少量的随机采样样本中恢复出未知的有用数据对于阵列信号处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数据受损时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若受损数据随机分布在矩阵中,采用矩阵填充(matrix completion,MC)方法可以有效地恢复受损数据,从而准确地估计出波达方向。然而,若受损数据分布集中时,则无法准确有效地恢复未知数据,从而影响到DOA的估计。例如,当受损数据分布在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承载力大、跨越能力强、外形优美等特点,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最大跨度已达到了575m,700m级拱桥也已开展可行性研究。随着拱桥跨径的进一步增大,需要管径1.5m或以上的钢管混凝土构件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JTG/T D65-06-2015)仅给出了钢管直径1.5m以内的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鉴于此,本文针对直径超过1.5m的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开展数值
锂电池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电化学储能元件,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当电动汽车在快速充电或加速行驶时,锂离子电池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这就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热失控,从而导致爆炸、火灾等严重问题。所以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变材料(PCM)是利用材料的相变潜热,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而且,添加膨胀
钢筋混凝土材料是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鉴于我国沿海战略的发展需要,滨海环境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设施发展需求日益强烈。然而,滨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到环境的作用,尤其是在浪溅区,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到氯离子侵蚀而诱发钢筋锈蚀。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会导致结构提前开裂,极大地缩短了原本设计的使用寿命,直接和间接地对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针对于特殊环境的钢筋锈蚀问题,基于pH调节微胶囊技术为钢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河砂、淡水、粗骨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短缺,煅烧水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以及大量老旧建筑拆除而造成的废弃物等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缓解上述问题,探索一条新的出路,本研究将目光聚焦在“再生骨料海砂地聚物混凝土”这一环保节能的新型混凝土上。以粉煤灰、高炉矿渣或偏高岭土等为胶凝材料,以强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硅酸钠等为激发剂,搅拌浇筑即可
在过去的40年中,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样面对着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2018年新加坡每平方公里35亿元产出,纽约每平方公里接近80亿元产出,深圳市每平方公里仅有12亿元产出,与其有较大距离。从经济结构分析,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要地位,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是提升单位土地产值维持高速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本文收集2013年-2018年深圳市10个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其中包
面向等离子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s,PFMs)的研制是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钨材料由于其高熔点、高热导率、低蒸气压、极低的溅射率和低氢滞留等特点,被作为最具有潜力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由于钨的机械性能的限制,所以考虑在热沉材料上沉积钨涂层以运用到包层第一壁上。大气等离子体喷涂制备钨涂层由于其低成本、沉积效率高、可大面积制备非平面厚钨涂层且可以进行原位修复,具
水泥基材料作为主要承重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桥梁及道路等工程领域。因此,水泥基材料的断裂行为的研究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断裂理论的了解,更是对工程建筑安全领域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水泥基材料本身的内部组成与结构错综复杂,使得水泥基材料的结构就算遭受简单的单轴压缩荷载,其断裂行为也非常复杂。因此,目前我们依旧无法完全地了解水泥基材料的断裂行为与断裂机理。此外,对于水泥基材料的断裂检测主要集中在裂缝检测与应
目前多数单线铁路隧道改复线均采取单线隧道旁增建第二线隧道,增线隧道建设常利用既有结构物进行扩挖,若施工作业处于雨季或富水区域,应力与渗流之间的耦合作用将成为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渝怀复线新杉树陀隧道既有平行导坑扩挖段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经典解析解对比分析论述了隧道扩挖稳定性较之开挖更差;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流固耦合与普通比对模型,分析得出考虑流固耦合的隧道扩挖稳定性较之
针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对光源的要求,本论文在稳定性、可调谐性能和温度特性等方面对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论文对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谐方案进行理论分析,还分析了可调谐滤波器选择特定波长输出的原理。此外,分析了温度对掺铒光纤损耗系数、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的影响以及拉锥型耦合器插入损耗和分光比的影响,从而得到温度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波长的影响情况。2.本论文提出一种耦合器输出前向光光纤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