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一把利剑,协同创新也成为新时期世界科技活动的一个主流趋势。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和实现深度创新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首次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但是我国产学研研协同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协同创新机制问题,严重阻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健康发展。 广西作为我国西部后发达地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低效现状,推动广西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贵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等内容,通过梳理和整合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文献研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实践经验的探讨分析,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经验的区别和不足。然后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数据资料等对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广西目前存在科技投入力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明显等问题。再次,针对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等四大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广西自然科学类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进行定量测量,实证结果显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对于提升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程度和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在以上各章节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了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