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共掺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制备及生物成像应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的早期诊断是实现有效治疗的关键。具有荧光、磁性和放射性等功能的纳米材料可以实现肿瘤的标记和早期诊断。基于荧光纳米显影剂的荧光成像技术应用简便,可以实现肿瘤的定位,提高手术清除率。羟基磷灰石(HAP)基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可作为一种稀土发光基质材料。纳米HAP在细胞内酸性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可降解性。因此,稀土掺杂纳米HAP是一种生物相容、生物降解的荧光成像显影剂。目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增强其荧光,提高成像灵敏度。提高稀土含量或高温煅烧虽可改善荧光性能,但会带来细胞毒性和过大的颗粒尺寸。为避免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机制,开展了稀土(REs)共掺杂纳米HAP(HAP:REs)的荧光增强研究。(1)基于共沉淀法,研究了REs组合、比例和温度对HAP:REs荧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Eu/Tm、Eu/Tb和Eu/Gd组合中,Eu/Gd共掺具有最佳的荧光增强效果。Eu/Gd共掺未改变产物的晶相组成,产物为片状纳米粒子(913×3060nm);80℃合成的HAP:Eu/Gd,当Eu/Gd=2:1.5时,表现出最佳的荧光增强效果,相对单掺Eu样品(HAP:Eu)提高了约150%(394nm激发)。600℃煅烧后,样品整体荧光强度得到大幅提高,且Eu/Gd=2:0.5时表现出最佳的荧光增强效果,相对HAP:Eu提高了约60%,但煅烧造成了晶体团聚和尺寸长大。对于Eu/Gd共掺的荧光增强效应,273nm激发时,6PJ(Gd3+)能级与5HJ(Eu3+)能级间的能量转移起主要作用;394nm激发时,主要是Eu/Gd的合作上转换和连续能量转移的共同作用。(2)基于共沉淀法制备HAP:Eu/Gd所优化的Eu/Gd比例,又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对HAP:Eu/Gd性能的影响。该法中,在450600℃较低温度下可以制备出稀土共掺的HAP纳米粒子。溶胶凝胶法产物在350nm激发下,主发射峰位于576nm,且与600℃煅烧的沉淀法合成产物(394nm激发,发射峰616nm)的荧光强度相当。该法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量利于稀土离子向Ca(II)位置的扩散,主要处于反演中心。与沉淀法相比,虽然同样带来了颗粒尺寸长大和团聚,但该法可以更加精准控制产物元素比例。(3)对于沉淀法(80℃)合成的HAP:Eu/Gd纳米粒子,详细研究了其生物安全性、生物降解性能以及体内外的荧光成像能力。结果证实,HAP:Eu/Gd纳米粒子未造成溶血,对L02细胞未表现出毒性,在HepG2细胞内72h的降解率达到约60%,共培养4h后,可以被HepG2肿瘤细胞大量内吞、可实现细胞内荧光显影成像。体内实验证明(腹腔和尾静脉注射),可以实现组织内荧光成像,但易被RES系统清除,集中于肝、脾等,故后续需进行表面改性降低RES系统清除率。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探究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现状,并与城市儿童进行相关的比较研究,用以支持现在学校的教育制度改革和针对性教育方式的发展,同时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对这一特殊群体生活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住院患者血糖水平异常的现象十分普遍,血糖控制欠佳会影响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对住院患者实施安全平稳的血糖管理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信息化
功能型添加剂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其可显著提高助镀盐膜的均匀性及干燥速率,减少镀件工序间锈蚀,从而降低铁离子带入锌锅而产生的锌渣量,得到的镀层细密均匀、性能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会上曾盛起过“取缔中医”的鼓噪。为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医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1932年春,著名中医大家施今墨与同仁携手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历时
目的比较单钳道内镜下金属夹联合游离状态尼龙绳及金属夹联合在套扎装置牵引下尼龙绳荷包缝合法封闭胃底肿瘤(SMT)术后胃壁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简单、省时、安全、经济的
利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得到了Lorentz空间中关于向量的一些主要结果.
资源利用是资源型城镇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城镇资源系统的层面出发,以资源整合优化和合理开发的视角探讨城镇转型的问
地铁列车充电器是地铁列车辅助电源的重要供电设备。针对广州地铁A2、A3型电客车充电器在实际运用中的常见故障情况,根据充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总结分析其常见故障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环节。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注重方法手段,实现高效教学过程是优化教学、提高活动效率的有效方法。
照手桃是北方难得的观赏桃新类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采用嫁接繁殖,优点是能保持优良品质及加快繁殖速度。嫁接可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时间宜晚不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