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非跃变型果实‘洛阳青’枇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和采后贮藏条件下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探索了乙烯生物合成调控枇杷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及非生物逆境响应的相关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根据果皮色泽指标(CCI),将枇杷果实发育阶段分为五个时期:S1 (CCI: <-9)、S2 (CCI:-6~-4)、S3 (CCI:-1~1,转色期)、S4(CCI:3-5)、S5(CCI:9-11)(成熟采收期)。结果发现:‘洛阳青’果实发育过程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均呈峰型变化趋势,且均在转色期(S3)达到高峰;采后20℃贮藏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都很低且呈下降趋势,O℃贮藏显著抑制果实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利用简并引物,从枇杷中克隆得到三个乙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成员,分别为EjACS1、EjACO1和EjAC02,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分别与PbACS2(94%),MdAC01 (96%), PPACO1 (96%)有最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利用实时定量PCR (Q-PCR)研究基因表达,结果显示:EjACSl和EjACO1表达具有果实组织特异性,而EjACO2在叶,花,果实中均有较高表达;果实发育阶段EjACO2的表达模式与乙烯变化趋势一致,在转色期果实中EjACO2基因表达最强,EjACS1和EjACO1在果实发育后期表达增强;果实采后20℃贮藏过程中三个基因表达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且EjACS1和EjACO2呈下降的表达模式;0℃贮藏下,EjACS1和EjACO2表达略微上升并高于常温对照果实;20℃低湿条件下贮藏6-8 d的果实中EjACS1、EjACO1和EjACO2表达显著下降;机械伤处理诱导果实中EjACS1和EjACO2的表达,但EjACO1表达基本维持稳定。本试验首次从枇杷中克隆获得三个乙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并进行基因表达研究,发现果实发育阶段转色期乙烯和呼吸均呈峰型变化趋势,EjACO2可能是其关键基因,参与果实成熟启动;果实采后不同贮藏条件下,三个基因呈现不同表达模式,其中EjACS1和EjACO2在果实采后常温贮藏及对低温和机械伤等逆境响应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