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水井——杨绛文学创作中“隐身”意识的解读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658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极易忽视却颇有建树的作家,她作为赫赫有名的大文豪钱钟书之妻,长久以来习惯于在丈夫光芒下将自己的才气低调掩盖、习惯于安身在文坛边缘、习惯于为自己披上“隐身衣”,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文学创作,她都将这种“隐身”意识贯彻始终。她为人低调内敛,行文风格冲淡客观,无论是人品还是文品都体现了淡泊不争的品格特点。但是“隐身”意识并不意味着毫无作为和袖手旁观,杨绛的“隐身”意识还体现在对自由的热爱和大隐隐于市、润物细无声的人道主义,她看似波澜不惊的文章中不仅有着别具一格、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而且隐忍的文风下弥漫的是豁达乐观的态度。同时,她关注劳动人民、关注人性,充满了对人性的理性批判和悲悯情怀。就如同“沙漠中的水井”一般,虽默默无闻、毫不起眼却能为干涸绝望的人们带去希望和救赎。  第一章“隐身者的客观与自由”。主要探讨“隐身意识”对杨绛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因为有这种意识,因此可以冷静地站在旁观者的地位上,而不与任何人或派别为伍,赋予了杨绛创作更多的客观真实性。杨绛总是心无旁骛地进行叙述,很少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带入文章,这使得她的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生动真实。另外“隐身意识”的参与,赋予作者平和的写作心态,为了写作而写作,而不受功利性的驱使,这就使她在创作题材和创作内容上极为自由,有一种随遇而作的随意。此外,“隐身意识”本身就是作者淡泊不争的体现,因此流露在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性格,也都带上了这一特点。  第二章“隐身者的隐忍与狂欢”。主要挖掘“隐身意识”在作者创作中对其创作风格和创作态度起到的影响。“隐身意识”使杨绛的创作呈现出隐忍克制的特点,对情节的设置波澜不惊进展缓慢,语言平实质朴,耐人寻味。但在这种看似隐忍的表象下,却是思想态度的狂欢。无论遭遇何种痛苦磨难,杨绛都用豁达的创作态度和幽默的语言艺术将之化解。杨绛创作中的“隐身意识”立体而多层次,内敛却不消极,积极而不喧哗。  第三章“大隐隐于市的隐身者”。深度挖掘杨绛的创作内涵。“隐身意识”并不代表作者在创作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代表作者背离人民群众闭门造车。反而在杨绛的创作中呈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大爱。她将文学中建构精神世界的任务放在自己的创作中,将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深切了解人们心中的痛楚,用一种高尚的人格和慈悲的胸怀为人们呐喊呼救,渴望拯救和引领人们受伤的心灵,将人文主义关怀的种子播撒出去,将对人类美好心灵的信任传递下去。  最后结语部分总结杨绛的作品便如同“沙漠中的水井”一样,虽低调而不可或缺、虽量不多但尤其珍贵,看似默默无闻地存在着,却给予人们干涸绝望的心灵以甘露,给人们带去无限希望和温情,令人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前不久,单位组织体检,身材瘦削的晓北居然被查出患有高血脂。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吃惊,因为一说到高血脂,常常会觉得这是胖人的“专利”,没想到瘦人血脂也会高。  血脂高与胖瘦无必然联系  人体血脂增高主要是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导致血脂增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外因主要是饮食因素,过多摄入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动物脂肪和内脏、各种蛋类的蛋黄、鱿鱼、贝壳类、奶油
马一丹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150090  【摘 要】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是经过历史的发展进行不断变化和完善,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有着地形、地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之中适合自己地域文化的建筑特点。本文举例说明了一些古今中外知名建筑的建筑色彩风格体现相应的建筑色彩地域特征。  【关键词】建筑色彩;地域特征;古今中外  建筑色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的发明之前,在智人时
期刊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易患心脏病及中风,可能是因为压力导致对抗疾病的白血球细胞过度增生,而白血球数量过多会危害人体。  研究发现,压力与免疫系统的确有关联。压力会使骨髓干细胞变得活跃,导致白血球细胞过度增生。多余的白血球就会群聚在动脉血管壁,导致血流受阻而速度变慢,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机率。白血球虽然是修复伤口及对抗感染很重要的细胞,但也可能会危害人体,更可能对动脉硬化的病患带来毁灭性
魏浙麟 孟航飞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 要】环保机械行业在环保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极大的保障。首先依据环保机械应用领域的不同将环保机械分为九大类,然后介绍了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究了环保机械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未来的环保机械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环保机械;分类;
期刊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文本的细读,以“都市异乡人”的生活为切入点,关注“农民工”在城市的物质困境和文化冲突中的精神焦虑,深刻反思转型期多元文化的碰撞、农民文化心理的艰难蜕变
“七月诗派”是在胡风的引导下,以《七月》、《希望》为阵地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派别,其创作生涯贯穿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整个过程,也最终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最后一个十年里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被誉为美国20世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与艾略特一起并称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作家,他接受了爱默生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