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能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力会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进一步增强。就业一直是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年均高校毕业劳动力数量接近800万,经济增长速度停滞不前与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大对就业造成合力冲击之势,就业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道难题。虽然国内外涉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对比较全面,但是对效应层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具体到就业层面的则少之又少。鉴于此,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高速扩张的必然化"与"就业严峻形势的长期化",本文致力于从就业层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效应进行分析,试着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一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影响母国的就业;假如存在影响那么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具体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就业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具体是通过哪些传导路径来实现的。针对以上情形,本文就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就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根基,建立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国内就业的传导机理,有国内投资传导、市场扩张传导、对外贸易传导、产业结构传导、人力成本传导、技术创新传导等。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借助实证模型的构建,选取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国内的就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显著拉动国内就业,尽管对外直接投资不可避免的会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国外,从而减少国内投资,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正向影响还是比较显著。此外,对外贸易、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均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中起到正向中介作用。根据实证检验的相关结论,得出改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建议,彰显了本文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具体包括:合理选择投向,巩固已有投资;出口税收优惠,激励企业投资;获取先进技术,带动就业增长;调整投资结构,选择合适产业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创新点。理论分析部分,对国内外OFDI母国就业效应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就业创造理论、就业替代理论、公司战略影响理论、就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机理分析部分,从一般传导和内在传导两个角度来对OFDI母国就业效应的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了国内投资、对外贸易、市场扩张等一般传导机理以及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内在传导机理。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提出理论假设并构建实证模型,然后通过中国各省的相关数据对OFDI母国就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和检验,并得出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与建议部分,结合理论研究、机理分析及实证结果,得出OFDI影响我国就业的相关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