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苦醇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与银屑病样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kn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新生血管形成。此病顽固难治,易复发,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然而,当前的银屑病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阿维A、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等,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症状,但却引起极大的副作用,如皮肤萎缩、激素紊乱以及免疫抑制等,从而限制了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和挖掘新的银屑病治疗药物。
  鸦胆子苦醇(Brusatol,BR)是苦木科(Familiy:Simaroubaceae)植物鸦胆子果实中分离出的一种天然活性化合物,近年来在肿瘤相关研究领域中表现出良好的抑癌潜力,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呈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那么,与肿瘤在病理上具有相似之处(细胞过度增殖、炎性浸润)的银屑病,BR能否对其起作用呢?目前尚未见相关报告。对此,本文通过建立(i)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HaCaT)炎症模型以及(ii)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动物模型,围绕抗增殖和抗炎角度出发,从体内外探讨了BR对银屑病样模型的作用效果,并阐明了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银屑病治疗方案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①BR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建立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模型,并通过MTS法检测该模型下BR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能够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而BR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了TNF-α引起的促增殖作用。为明确相关的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模型下BR对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显著加速了HaCaT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换,而BR可显著抑制G1/S期的转换过程。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R对增殖相关蛋白Cornulin(CRNN)、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以及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BR预处理能够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CRNN以及CyclinD1的表达,并且抑制Akt的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表明BR通过介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细胞增殖。
  ②BR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BR对TNF-α诱导下HaCaT细胞分泌炎性介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TNF-α的刺激极大促进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IL-1α、IL-1β、TNF-α以及细胞间粘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而BR预处理可显著抑制这些炎性介质的产生。此外,通过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及Western blot检测BR对TNF-α诱导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静息状态下,NF-κB p65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在细胞核中的表达甚微。当HaCaT细胞暴露于TNF-α的刺激时,NF-κB p65明显从细胞浆向细胞核转移,使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显著升高。然而,BR预处理可有效抑制NF-κB p65的核转移,同时缓解TNF-α诱导的IκBα的降解并抑制细胞质中IκBα的磷酸化。以上结果表明BR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③BR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动物模型的改善作用
  本文进一步考察了BR对银屑病样小鼠动物模型的作用效果。随机将35只BALB/c雌性小鼠分成5组(n=7):Control组、IMQ组、MTX组、L-BR组、H-BR组。然后通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评估了BR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作用效果。其结果表明:1)BR明显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程度,其中包括红斑、鳞屑及浸润。与IMQ组相比,L-BR组及H-BR组的PASI评分明显降低(P<0.001);2)BR显著抑制IMQ引起的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血管扩张现象,并且极大降低了表皮厚度及耳层厚度(P<0.01);3)BR能够缓解IMQ导致的脾肿大现象,并且降低皮损组织中CD3的表达,表明BR能够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浸润;4)BR有效减弱了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IL-17的水平(P<0.01),进而抑制了一系列炎性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探讨了BR对银屑病样模型的作用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相关的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为当前银屑病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同时为银屑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体系的构建,是素质拓展工作重要内容和保障。本文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素质拓展 工作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是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相关意见精神而实施的一项高校素质教育工程。辽宁科技学院于2008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在我国当前的军事学院而言,要发展最新的军事变革、新型的军事人才,都是需要通过军事学院的淬炼才能够培养出来的。但是对于军校学员的培养,不能够单单地对学员的体魄进行培养,还需要充分的注重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和心理素质结构,根据学员的不同的个性,培养出具有健康、稳健心理素质的军事学员。为了能够对当前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与心理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将从三个方面对
期刊
四氢噻吩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重要杂环骨架,其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目前在食品、医药、农药和化工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此,在过去十几年中,四氢噻吩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一直以来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内容。目前四氢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多步合成和一步环化反应合成。多步反应合成四氢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大多数只能合成单一构型,而且底物的宽泛性也不够,常常只有个别例子适用,并
1,2-氧氮杂环丁烷是一种含有氮、氧两种重要杂原子的四元环化合物。该环状化合物结构独特,属于小环结构,且具有较高的环张力,因而可潜在性地用于发展新的合成反应,甚至是传统上难以获得的化学转化。然而,当前这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受到的关注较少。文献中,有关1,2-氧氮杂环丁烷的合成方法研究极少,特别是手性1,2-氧氮杂环丁烷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仅有几例报道。鉴于此,发展一种高效的合成方法,以快速构建结构多样的手性1,2-氧氮杂环丁烷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并发展了一种简洁通用的
硒基和砜基基团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很容易转化为其他有价值的合成子,同时还能作为催化剂应用到有机催化反应中,因此将硒基和砜基引入到同一个分子中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前人们已经开展过许多硒砜化反应研究,但涉及到的不对称反应极少,合成具有两个连续手性中心的硒砜化产物更是未见报道。根据文献调研我们发现合成具有两个以上连续手性中心的方法通常包括: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卤代反应以及其他不对称成键反应等,其中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具有条件温和、负载适中、易于回收、效率优良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
本论文围绕铁催化碳氧键活化展开研究,发展了一种尚未报道的、更为高效环保且底物多变的铁催化体系,实现了通过惰性碳氧键活化来构建碳硅键和碳硼键的转化。
  第一部分:基于铁催化惰性C-O键活化构建C-Si键的研究
  这一部分中,我们发展了一种以铁盐Fe(OAc)2为催化剂、XPhos作配体、三乙基硅基硼酸酯为硅源,在甲醇钠作用下,对底物芳基碳酰胺的碳氧键进行活化来构建碳硅键的催化体系,高效生成所需的芳基硅烷类化合物。该反应不仅转化率高、底物范围广,还可以实现天然产物相关化合物的后期硅基化反应。此
摘 要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作为教师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全面地作用于教师对待和处理教育各方面工作的态度和行为,从而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发展。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着重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对教学与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其提高途径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内涵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内在的自我信念,是
期刊
由于独特的生存环境,植物内生真菌通常可以产生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成为新药及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在传统常规的实验室培养模式下,内生真菌体内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大部分未被表达,一旦触发这些“沉默”基因簇的表达,将会解锁它们所控制的化学多样性。针对如何使“沉默”基因簇激活这一问题,Zeeck等提出“单菌多产物”策略即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OSMAC)策略,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条件等方式激活内生真菌体内“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促使单个微生
紫杉醇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其来源为植物红豆杉提取或半合成,60%生产成本集中在纯化过程,因此找到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提纯方法意义非凡。阿斯巴甜(ASP)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对机体有一定危害性,因此监控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试图通过引入分子印迹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
  低共熔溶剂(DES)是一种将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通过氢键结合而获得的溶剂。DES合成简单,成本低,毒性低,且理化性质可设计,因此可广泛用于有机催化,电化学,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中。本文以DES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不同类型的分子印迹材料,并
在日常生活中,受伤流血事件时有发生,而不受控制的出血是军事战争与意外事故中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在大量失血之前若能迅速实现血液的凝结,可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角蛋白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生物材料,近年来因其良好的止血性能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当前常用的角蛋白提取物为复合物,其止血机制研究一直停滞不前。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本课题基于重组蛋白组分单一、纯度高的特点,对人发角蛋白的不同结构域进行重组表达并比较其止血性能差异,通过探究人发角蛋白止血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初步解析其止血机制。
  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