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包含规范证候及证素诊断信息的中医证素诊断模型测试案例,并确保证素诊断的可靠性,为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证素诊断模型(如支持向量机、证素积分等)的准确率、灵敏性、特效性、精度等指标的测定提供测试案例。方法:1.从规范四诊信息的中医临床案例数据库中抽取50个临床案例。2.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针对每一个案例邀请4位领域专家作出证素诊断,两轮咨询间隔一周以上。第一轮仅给予50个临床案例的四诊资料,请专家逐一作出证素诊断;第二轮在给予证素辅助诊断参考和打乱案例顺序的前提下,请同批专家对上述50个临床案例再次做出证素诊断。3.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作为两轮专家咨询证素诊断的一致性信度评价指标,采用kappa系数作为两轮专家咨询证素诊断重测信度评价指标。4.为尽可能避免证素诊断的个人主观偏差对所构建模型的辨识准确率造成负面影响,本研究针对每个案例邀请4位中医领域专家作出证素诊断,采用投票法汇总4位专家的证素诊断结果,即针对每个证素的诊断是否成立,每个专家均投出一票,诊断成立得票较多(大于半数即得3票或4票)的证素,组成该案例证素诊断的最终结果。5.选择专家证素诊断肯德尔和谐系数平均值较高的一轮专家咨询的50例案例作为中医证素诊断模型测试案例的初筛案例,针对每一个初筛案例采用专家投票法生成证素诊断结果,如果该初筛案例的证素诊断结果所涉及的所有证素都通过信度评价,则该案例即为所需的中医证素诊断模型测试案例,如果该初筛案例的证素诊断结果所涉及的所有证素中有任何一个证素没有通过信度评价,则排除该案例。结果:1.第一轮专家证素诊断结果共涉及37个证素,经诊断一致性信度评价,水停、痰、血瘀等23个(占62%)证素诊断的一致性较好,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专家证素诊断结果共涉及29个证素,经诊断一致性信度评价,血虚、气滞、肝等19个(占66%)证素诊断的一致性较好,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轮专家咨询各证素诊断一致性比较:第一轮证素诊断中肯德尔和谐系数均值W1=0.388,第二轮证素诊断中肯德尔和谐系数均值W2=0.451。4.两轮专家咨询共涉及38个证素,经重测信度评价,动血、肝、痰等22个(占58%)证素诊断的重测信度尚可,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信度评价(即通过两轮一致性信度评价,又通过重测信度评价)的证素诊断有16个,分别为证素痰、血瘀、气滞、心、阴虚、肺、肝、肾、气虚、热、外风、湿、脾、胃、动血及胞宫。6.运用中医证素诊断模型测试案例制备方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证素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信度评价和重测信度评价,50例临床案例中生成了43例中医证素诊断模型测试案例。结论:1.本次实验4位专家对50例临床案例的两轮专家咨询提示:占比60%以上的证素诊断一致性较好。2.本次实验4位专家对50例临床案例的两轮专家咨询提示:占比58%的证素重测信度尚可。3.在无证素诊断标准可依的前提下,多位中医专家对同一临床案例做出的证素诊断存在着不一致性,这会影响对证素诊断模型性能的评价结果。4.本研究在保证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探索了一套中医证素诊断模型测试案例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