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伴随着各行各业的研究人员对目标设置的深入研究,这个理论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但在体育领域只在教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使用过,效果还不错。处于网球训练启蒙阶段的少年儿童,因其好动、注意力难集中、兴趣易转移等特点,对网球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从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社会中网球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探索网球教学方法的道路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目前我国网球科研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网球场地的限制,网球教学方法不够创新,从事网球教学的人员整体业务水平有待加强等等。为寻求提高在学习网球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拟将目标设置理论运用于少儿网球教学当中,以相同的训练强度和量进行教学,检验并探讨目标设置在少儿网球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将18名8-12岁的零基础的少儿随机为分传统教学组(以传统模式教学)、自我定向组(以自我定向设置目标进行教学)、任务定向组(以任务定向设置目标进行教学),用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教学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经过实验前的基本测试,试验中的调查访问,修改教学方案,试验后的教学效果测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测试的主要内容为正反手的直线、斜线击球,本文的最终结果是目标设置教学法的两个小组在技术掌握、注意力、学习态度及综合学习效果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且自我定向组的整体效果没有任务定向组明显,但这两者都比传统教学组好。本研究最后的结论是,第一,目标设置少儿网球教学,较传统方法可明显提高少儿的注意力。这可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第二,经过此次实验,少儿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与实验前后整体差异性不明显,目标设置对提高少儿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作用。第三,目标设置对少儿网球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技术的时间和掌握技术的程度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第四,在目标设置少儿网球教学中,自我设定在前期的效果较好,而任务设定较自我设定更持久且整体效果更好。建议在少儿网球教学中,可适当采用此教学方法。运用时,应认清楚目标设置中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的优缺点,利用其优势和略势,使教学效果更明显。在目标设置网球教学中,应该注意目标设定要恰当,应多让学员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来,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在目标设置网球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强教学效果的测评和控制,以便于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应对出现的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