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离体再生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青菜的再生体系和农杆菌介导转化几种重要因子的影响,并首次探讨了辐射处理对青菜再生和遗传转化的影响。 为建立青菜的高频再生体系,对影响青菜再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青菜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源激素对再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用的15种激素组合中,MS培养基中附加5mg/L 6-BA和0.5mg/L NAA可以使再生频率达到最高。在培养基中添加AgNO3对于叶离体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7.5mg/L的AgNO3可以显著提高再生频率。不同苗龄的外植体其再生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随基因型的不同而变化。最适苗龄一般在无菌苗培养3~6天,矮抗青为3天,上海青为4天,苏州青为6天。对子叶、子叶柄、带柄的子叶、下胚轴四种外植体的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发现带柄的子叶再生频率最高,可作为建立青菜再生体系的适宜外植体。基因型对再生也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基因型的再生能力有很大差异。在所用的5个青菜品种中,以香港菜心的再生频率最高,为78%,其它依次为苏州青、矮抗青、上海青、高桦白菜。 为了能有效地杀除共培养后残余的农杆菌和筛选转化体,测定了青菜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经实验证明,离体培养的子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大于卡那霉素。因此,在青菜的遗传转化中应使用潮霉素作为筛选转化体,浓度以25mg/L为宜。在所用的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三种抑菌抗生素中,根据它们对芽再生的影响,应首选羧苄青霉素。 为建立农杆菌介导青菜转化的稳定体系,以gus基因瞬时表达频率为指标,对影响转化频率的几个重要因子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菌液浓度、感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的梯度实验得出,菌液浓度为OD600=0.5、感染10~15分钟、共培养5天时,gus瞬时表达频率达到最高。不同的农杆菌其转化效果不同,在所用的2个农杆菌菌株中,用EHA105转化时,gus瞬时表达频率高于LBA4404。同一菌株与不同的质粒组合,其转化频率也有差异,在菌株EHA105与3种质粒pKUB、pKUC和pKSB的组合中,以EHA105(pKUC)的转化频率最高。基因型对转化频率也有重要的影响,在所用的5个青菜品种中,以高桦白菜的gus瞬时表达频率最高,为54%,其它依次为上海青、苏州青、矮抗青、香港菜心。 本文还研究了Y射线辐射处理对青菜离体再生和转化的影响。在再生试验时,分别采用了Y射线处理外植体的供体一无菌苗和培养中的外植体。发现用l~SGy的剂量处理外植体能明显促进不定芽的再生。在转化时,分别对在感染前和感染后对外植体进行了辐射处理。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用低剂量处理有助于圳瞬时表达的提高。这一结果证明,在进行青菜的组织培养和转化时,辅以低剂量的Y射线处理,可以提高再生和转化频率。
其他文献
当今各国都提倡节能环保,并鼓励对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自由感应加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不仅能够节能,而且又能环保,符合各国的发展理念。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基于FPGA的自由感应加热智能控制技术,在我国追求智能化、一体化的商业大环境下,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自由感应加热技术更加高效可控,具有很强的应用研究价值。本论文在深入研究自由感应加热技术的基础上,结合FPGA高效的数据处理功能,设计并实现了
高温严重威胁世界范围内水稻等作物的生产安全,其中水稻开花期遭遇高温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水稻耐高温品种的筛选和培育,耐高温基因克隆、鉴定和解析以及耐高温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获得的一份苗期具有耐高温能力的粳稻中花11背景的突变体为材料,对其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表型的鉴定。在开花前一天进行40℃15d的高温处理后,野生
豆类植物种子贮藏蛋白是人类膳食蛋白的三大来源之一,对于动物蛋白来源供应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豆类贮藏蛋白缺乏某些人类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另外,已鉴定的一些植物过敏原也属于豆类贮藏蛋白。因此,豆类贮藏蛋白品质亟待改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蛋白品质,提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其过敏原性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为克隆花生贮藏蛋白基因我们建立了花生未成熟种
目的:  抗增殖蛋白(PHB)是维持脂肪细胞分化和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关键蛋白,但是PHB在脂肪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通过结合mRNA,对基因转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尤其是铜、铁等过渡金属离子的异常代谢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朊病毒疾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而金属离子的异常代谢又是由于其转运蛋白正常功能发生
为研究构建可直接降解纤维类资源生产燃料乙醇的酵母基因工程菌,本文以纤维素高效分解菌株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AS3.3711为出发菌株。通过 RT-PCR的方法克隆出绿色木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