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制造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了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和拓展了跨国经营,也加剧了人类的贫富两极分化、拉大南北差距,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局动荡。当前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再一次检验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暴露了其突出的弊端,引起许多国家和学术界对全球化形势下自由市场经济大潮中国家定位问题的深思,一些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开始思考调整发展模式。 本文共分4章,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阐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要求和得失。第一章评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概念、观点,产生和发展及主要内容,分析和评价了该理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二章论述了拉美国家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背景、贸易、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及市场化等主要改革措施,比较详细地对拉美国家进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拉美自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负面效果,特别是引发的严重社会动荡和社会矛盾激化,加剧了拉美贫困化;第三章通过“芝加哥男孩”在强权政府支持下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详细分析了智利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历史背景条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改革步骤,分析了“智利模式”的形成及特点;第四章总结了智利新自由经济改革的成效及启示,分析了智利凭其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两轨并行的独特做法造就了“智利模式”。论述了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智凭借新自由主义全面改革的成果,坚持自由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市场为依托积极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成功化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总结得出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各国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一些有益启示,“国家”和“市场”在当代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定位,以及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这一大局中的基础作用和必要性等,对比拉美国家、智利的发展和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果断、有利、及时应对,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理论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