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的治疗是把双刃剑,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治疗方法本身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生活质量。在以往谈“癌”色变的思想影响下,很多患者甚至医生认为,只要能把肿瘤治好,丧失生育器官和功能也是理所当然的。2l世纪,医学由单一的“生物学”模式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年轻EC患者的治疗在提高良好预后的同时,手术造成的永久性不孕和人工绝经的显著负面影响促使我们思考:能否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意愿,通过多学科协作,为其提供更个体化的治疗?目的:分析年轻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访2008~2012年51例年轻EC (年龄≤40岁)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生存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88.2%的病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68.6%为G1和G2;60.8%无和≤1/2肌层浸润;86.3%PR阳性、90.9%ER阳性。2.手术-病理分期期别的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增高(RR=3.32)。2.是否保留卵巢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RR=2.185)。3.腹水细胞学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4.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5年的生存率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轻EC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是预测预后的重要因素,高期别EC是预后不佳的信号。E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2.腹水细胞学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提示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仍有一定的价值。3.对于年轻未育的IA期EC患者,对孕激素治疗有效,可以在严密监测下推迟手术时间,争取妊娠机会。4.对于IA期年轻EC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在手术中可以适度考虑保留卵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对于行全面分期手术切除卵巢的患者,无高危复发因素者(早期、高分化,肌层浸润<1/3,雌激素受体和腹水冲洗液均阴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于有HRT使用禁忌证、慎用情况和不愿意使用的患者,可选择其他非激素制剂来缓解人工绝经症状。6.术后辅助化疗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防止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