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效应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注重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FDI作为外国先进技术的载体,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该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定性地研究了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将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分为溢出效应和积累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基于这些研究对苏州市技术升级提出自己的看法。从理论上进行分析,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分为FDI的溢出效应、FDI的积累效应和FDI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FDI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本土企业的模仿,行业间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以及研发人员的流动与研发机构的合作来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FDI的积累效应则可以分为FDI引致的产业集聚效应、FDI引致的经济开放度、人力资本的积累、制造能力的积累和基础设施的积累等。还有一些因素如市场结构的变化、民营企业的配套创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等也能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影响。虽然理论分析支持溢出效应和积累效应都能够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利用苏州市数据对FDI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发现FDI的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存在轻微的挤出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苏州市的FDI企业以加工贸易企业为主,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难以通过溢出效应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FDI的积累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比较明显,招商引资政策虽然没有有意通过吸引FDI来达到例如人力资本的积累、制造能力的积累,但是十几年来的招商引资政策的确让苏州经济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像苏州这样的区域经济体来说,要保持经济发展增速,必须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以堆积要素而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而FDI的积累效应则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本文的实证分析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互动;设计梯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
随着民办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的角色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现阶段民办高校辅导员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对民办
介绍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策略,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工作,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设计技术,其中包括合理选线和定线,重视路基设计,运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技术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山区高速
北凝技术是联合国环发组织的示范项目,可以为热用户解决缺资金及技术设备的难题。现以北凝独创技术在北京橡胶一厂170℃高温凝结水回收系统技改为例,从五个方面简述原理如下:一、集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以图、声、像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维,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选取2010年昆明房交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设计和实地调查,得出了参展商对2010年房交会影响因子重要性和实际表现满
摘 要:不论是重视再现的西方绘画,还是重视写意的东方绘画,写生作为绘画艺术的基础训练手段和创作手段,伴随着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整个发展的过程。室外的写生,它是油画创作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也是油画创作的前提和收集大量素材的主要途径,油画写生还是艺术家体验现实生活表现大自然风貌的主要形式。通过这样不断的写生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绘画色彩的运用和丰富多样的技法表现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感受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与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探索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目前,高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很多困难,比如高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