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控制LC型逆变器稳定性与补偿策略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ongzh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LC低通滤波环节的电压控制型电压源逆变器—LC型逆变器,表现出较强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交流电压输出特性,在分布式发电单元、不间断电源以及交流电机驱动等低压应用场合十分常见。然而数字控制系统中固有延时导致系统相角裕度缩减以及LC滤波器谐振等问题都威胁着逆变器稳定性。本文以单闭环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单相LC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和补偿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单闭环LC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数字控制延时产生的机理,推导出离散域中单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单环逆变系统的开环增益的穿越频率为1/3采样频率,LC滤波器谐振频率高于1/3采样频率,调节控制器比例参数使系统幅值增益在1/3采样频率处低于0d B,系统能满足稳定性的要求。针对LC滤波器谐振频率低于1/3采样频率单环不稳定区域,提出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阻尼策略,以提高单环LC型逆变系统的稳定性。加入陷波器阻尼后系统能有效抑制高频开关谐波分量,输出电能质量得到改善,硬件实验用于验证陷波器阻尼策略的实际可行性。由于陷波阻尼策略存在对系统参数敏感,鲁棒性较差等问题,而利用状态变量反馈形成的双环控制系统也是提高逆变器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从而引出双闭环策略下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其次,根据双环LC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电压外环电容电流内环和电感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情况和抗扰动能力,揭示了双环控制系统存在延时的情况下,电容电流内环等效为并联在电容端的虚拟阻抗,虚拟阻抗在低于1/6采样频率区间表现为正电阻特性,在1/6采样频率到1/2采样频率内表现为负电阻特性,负电阻特性的虚拟阻抗会导致系统出现不稳定极点。根据劳斯判据求解了不同频段区间系统的不稳定极点数,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得到双闭环逆变控制系统不同频段的稳定条件和电压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控制器参数优化后系统具备的有源阻尼效果最佳,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对电容电流有源阻尼的LC型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系统中,LC滤波器谐振频率接近1/6采样频率时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系统不稳定极点数与穿越次数的矛盾导致系统不能稳定。利用全通滤波器的滞后相位特点,同时对系统环路幅值增益无影响,提出全通滤波器滞后相角补偿策略并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加入全通滤波器补偿环节后,系统fr在fs/6附近重新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最后,根据电容电流和电压间的微分关系,建立了电容电压微分有源阻尼LC型逆变器的模型。分析了传统微分器频率特性的不足之处,根据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滞后相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数字微分器设计方法,改进型微分器与理想微分器的频率特性基本相同。将改进型的微分器应用于电容电压有源阻尼控制策略中,硬件实验用于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人民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变化迅猛、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早发现、早处理”的床旁监测是病患一直以来的需求。磁共振成像技术相比于CT在脑卒中医学临床诊断中具有无创和无辐射的优势,低场磁共振相比于高场磁共振又具有小型、轻量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低场磁共振十分适合应用于床旁监测。低场磁共振设备在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的同时,也会导致磁场强度的急剧下降,进而使得磁共振信号减
镁合金因其低密度、轻质量、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等特性被广泛用作轻金属材料和环保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3C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地球上的稀土元素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且稀土元素的提纯过程十分复杂且成本高昂,因此对稀土镁合金的性能进行研究,对于其更广泛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金属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流变行为十分复杂,材料的微观组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直接影响效果,但是材料变形的微观组织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语音通讯是一种用于船舶航行、避碰、水上事故救援和安全信息发布的国际通用通讯手段。控制河段蜿蜒曲折,通行船舶需根据信号揭示状态有序通过控制河段。VHF通讯是指挥人员与通行船舶进行远程交互从而掌握通行状态和船舶动态的唯一语音通讯手段。航道管理部门提出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号台无人值守和控制河段远程指挥,便于主管部门对船舶通行进行统一指挥与调度,同时解
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提出,对乡村厕所系统节水与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也愈发火热。农村灰水的特点之一是污染程度低,有望通过简易、高效、低能耗的技术,使出水满足冲厕等标准,实现灰水回用目的。吸附-生物处理技术是基于生态墙设想的一项技术,可以通过基质、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灰水进行净化,同时具有占地面积小、低能耗、低维护的特点。然而,由于需要设立垂直墙面,生态墙对基质的性质有着一定要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
基于传声器阵列进行测试采集信号的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因其具有测量简便,计算效率高、在中高频空间分辨率较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例如汽车、航天等多个领域。波束形成技术适用于测量远场、中高频的声源,因此试验通常在噪声比较杂乱或者较为开阔的空间内进行,而这些复杂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噪声会使重构的声场成像结果有大量旁瓣,甚至出现错误的声场分布,导致无法准确对目标声源进行识别定位。因此如何有效抑制干扰噪声对波束形成
水热炭化技术因具有将湿生物质转化为固体燃料或炭材料的特点,可运用于处理高含水率废物。餐厨垃圾作为一类典型湿式固体废物,适宜利用水热炭化进行处理。已有研究发现水热炭化液相产物(炭化液)具有产甲烷潜力,可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用于能量回收。此外,将水热炭化固相产物(水热炭)添加至厌氧消化系统中能提升系统产甲烷性能。但上述研究多针对如污泥、粪便、枝木、秸秆等废物,鲜有研究以餐厨垃圾为水热炭化-厌氧消化联合处理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消费升级使传统的整车物流组织方式难以满足客户的时效性需求,已成为行业痛点。C企业作为汽车领域内的供应链平台服务商,其主营业务包括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和共享租赁等。基于目前整车物流领域存在的时效性问题,C企业提出建立整车物流领域VTC(配送共享仓)的构想,由VTC提供整车仓储配送服务,为更多汽车品牌创造共享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针对整车物流V
泡沫陶瓷燃烧器具有燃烧强度高、污染物排放低、燃烧效率高等显著优势。目前我国针对Si C泡沫陶瓷燃烧器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渐变型Si C泡沫陶瓷。因此本文针对Si C泡沫陶瓷燃烧器头部特性,自行设计并搭建燃烧实验系统,对其阻力特性、火焰稳定性以及燃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冷态条件下,基于Ergun公式,提出了一种适合Si C泡沫陶瓷阻力特性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拟合出Si C泡沫陶瓷压降梯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全球大型河口区低氧事件频发。近岸水体低氧、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赤潮爆发也成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典型的生态灾害。由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场水体调查数据涉及的时间尺度相对较短,利用沉积物中沉积记录的演化特征,可以反演该区域更长时间尺度的沉积环境演化和低氧发展历史。本文以长江水下三角洲现代低氧区采集的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基于210Pb、137Cs
工业互联网中5G网络的部署需要与具体工业场景深度融合。现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编排平台针对的是公众业务,而工业环境中面临不同的业务场景,为满足工业互联网中多样化业务场景的网络编排需求,现有电信运营商的5G网络编排平台需要满足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根据场景进行网络编排的能力,以在工业互联网中实现OICT融合的“垂直化”部署。为此,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5G场景的网络编排平台,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分析了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