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36名门诊哮喘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6个月,通过记录管理中肺功能主要指标风流速(forcedpeakexpiratoryflow,PEF)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expiratoryvolumeinfirstsecondrateacourttotheestimatevalue,FEV1%pre),缓解药使用频次及哮喘控制测试(AsthmaControlTest,ACT)和哮喘控制问卷(AsthmaControlQuestionnaire,ACQ)评分变化情况,分析规范化治疗管理效果。
资料与方法:
按照2006年新版GINA推荐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对36例门诊哮喘患者进行管理,门诊随访患者6个月,随访中评估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记录肺功能主要指标(PEF,FEV1%pre),缓解药物使用频次,哮喘控制测试(ACT)和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6个月期间,肺功能PEF、FEV1%pre和ACT、ACQ问卷评分及缓解药物使用频次显示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尤其是在治疗一个月后效果显著,缓解药使用明显减少(P<0.01),随访6个月后,患者肺功能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较前进一步的改善不明显(P>0.05)。
结论:
对哮喘患者早期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肺功能水平,控制哮喘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