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状病毒是一类有着杆状病毒粒子的DNA病毒,其基因组为90~180Kb的双链环状 DNA。目前,昆虫病毒研究活跃在病毒研究的各个领域,占据着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显著地位,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具有将ATP的γ-磷酸基转移到蛋白质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的潜在催化能力,从而使蛋白质磷酸化。在DNA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激酶起调节作用,在转录过程也起到重要作用。在许多病毒侵染过程中,蛋白激酶和蛋白的磷酸化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毒粒子与蛋白激酶的活性相互关联,甚至是病毒DNA释放的基础。同时,PK-1是AcMNPV中一种极晚期基因转录起始复合体的组分,因此,体外获得PK-1蛋白对研究其功能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AcMNPV pk-1基因进行克隆,并在原核和真核系统中分别表达。根据GenBank中提交的AcMNPV pk-1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对中国科学院动物所重点实验室赠与的AcMN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819bp的目的DNA片段pk-1。构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的重组质粒pk-1/pGEX4T1、pk-1/pET30a、pk-1/pFast HF Tb,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三个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pk-1/pGEX4T1、pk-1/pET30a转化E.coli BL21,16℃IPTG诱导大量表达。将pk-1/pFast HF Tb在DH10Bac感受态中进行转座(同转化过程),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LB-TGK培养基培养后收集细胞,转染Sf9。利用Western blot对第一代病毒进行检测,确定PK-1蛋白在Sf9细胞中已表达。扩培第二代病毒使PK-1进行大量真核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对表达成功的PK-1蛋白进行纯化,所用特异结合材料为GSH、Ni柱子和Flag抗体。SDS-PAGE检测表达和纯化效果,结果表明,分别得到大小为58kDa、33kDa、34kDa的PK-1融合蛋白,其蛋白浓度分别为0.45mg/mL、0.68mg/mL、0.17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