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pk-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状病毒是一类有着杆状病毒粒子的DNA病毒,其基因组为90~180Kb的双链环状 DNA。目前,昆虫病毒研究活跃在病毒研究的各个领域,占据着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显著地位,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具有将ATP的γ-磷酸基转移到蛋白质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的潜在催化能力,从而使蛋白质磷酸化。在DNA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激酶起调节作用,在转录过程也起到重要作用。在许多病毒侵染过程中,蛋白激酶和蛋白的磷酸化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毒粒子与蛋白激酶的活性相互关联,甚至是病毒DNA释放的基础。同时,PK-1是AcMNPV中一种极晚期基因转录起始复合体的组分,因此,体外获得PK-1蛋白对研究其功能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AcMNPV pk-1基因进行克隆,并在原核和真核系统中分别表达。根据GenBank中提交的AcMNPV pk-1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对中国科学院动物所重点实验室赠与的AcMN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819bp的目的DNA片段pk-1。构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的重组质粒pk-1/pGEX4T1、pk-1/pET30a、pk-1/pFast HF Tb,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三个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pk-1/pGEX4T1、pk-1/pET30a转化E.coli BL21,16℃IPTG诱导大量表达。将pk-1/pFast HF Tb在DH10Bac感受态中进行转座(同转化过程),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LB-TGK培养基培养后收集细胞,转染Sf9。利用Western blot对第一代病毒进行检测,确定PK-1蛋白在Sf9细胞中已表达。扩培第二代病毒使PK-1进行大量真核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对表达成功的PK-1蛋白进行纯化,所用特异结合材料为GSH、Ni柱子和Flag抗体。SDS-PAGE检测表达和纯化效果,结果表明,分别得到大小为58kDa、33kDa、34kDa的PK-1融合蛋白,其蛋白浓度分别为0.45mg/mL、0.68mg/mL、0.17mg/mL。
其他文献
目的: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长约22个核苷酸,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者直接降解靶基因的mRN A,其在个体发
本实验中是在前期拼接获得12847bp的山羊Agou打基因序列(EF587236和JN651404),和对其进行启动子活性区域预测所确定的候选启动子区为6450-7100bp,并预测7100bp处是山羊Agouti基
群居生活的灵长类动物,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相互联系和交往,这主要是通过个体间的社会行为(如两个体之间发生的行为)来实现。交配行为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行为之一,对于灵长类来说,要想
本文主要针对马岭油田南二注采出水进行前期研究了,通过岩心伤害试验来看,为确保注水开发过程的正常进行,水质应控制在:悬浮物≤10mg/L;含油≤10mg/L。通过对马岭油田南二注采
各种无机与生物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包括生物物理、纳米传感、药物载带、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生物研究领域。如何阐明该类纳米材料与人工或生命体系发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