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盐渍土分布区域,在建构筑物荷载作用、不良地质环境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作用下,地基基础部分钢筋混凝土遭受到非常剧烈的腐蚀破坏。目前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防腐蚀问题认识仍不够成熟,还处于不断分析研究阶段。本文借助哈密南—郑州直流线路桩基工程项目,对大直径钢筋混凝土裹体灌注桩进行现场试验分析研究,其目的是解决防腐袋制作材料和工艺的优化和下放安装工效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钢筋混凝土裹体桩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根据“盐渍土地基应用的防腐蚀钢筋混凝土裹体桩”新技术专利的设计构想,从阻断腐蚀劣化分子接触桩体的防腐布袋构成材料入手,在材料造价相对合理的品类众多的土工布和土工膜中进行遴选,经试验测试防腐防渗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最终选定WJF-1型聚丙烯(丙纶)长丝机织土工布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土工薄膜,采用“两布一膜”热轧工艺成型复合土工布,再加工制成专用防腐袋,既能满足设计对桩基础防腐的要求,又能够节约工程造价。通过对现场下放安装防腐土工布袋工艺的研究,从注排置换法所用浆液的力学模型和注排置换法机理入手,找到注排置换法的理论依据,进一步科学规范施工所需技术参数。经过分析研究找到影响下放安装防腐土工布袋时效的主要原因是浮力问题和活塞效应,改进了注排置换法施工参数和袋体底部配重体技术参数,并现场对改进效果对比测试分析,提高了下放安装施工效率。通过现场对基桩承载力的测试分析研究,从桩侧和桩端阻力两方面进行试验性的研究总结,找到影响基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诸如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砂土液化、尺寸效应、布土摩擦阻力等,并逐一分析,提出对基桩承载力标准值公式进行系数修正的建议,使理论计算值更加贴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为大直径钢筋混凝土裹体灌注桩在今后的工程项目应用推广做一些辅助性的分析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