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及其配套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和无人汽车等新兴领域的爆炸式增长,高速无线通讯的电子设备向着功能化、集成化、低成本化和轻薄短小化方向发展,推动着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三维互连过程向更高水平迈进。传统的三维电路的生产一般采用陶瓷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加金属贴片等技术,存在产品尺寸受限、天线难以3D调控、加工过程繁琐等缺点。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三维电路加工方式,其是通过对包含激光敏感添加剂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激光光刻,把电路图案直接转移到制件表面,化学镀后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创建电子线路。在激光直接成型材料方面,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是以重金属化合物为添加剂的黑色材料,或者是国外的SABIC、MITSUBISHI等公司推出的白色材料,存在颜色限制或进口成本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的、性能优良的、白色的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激光与高分子材料、激光与金属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论,选择了以碱式磷酸铜、纳米氧化锡混合作为激光敏感添加剂,与聚碳酸酯复合制备了一种白色的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采用1064 nm的激光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通过化学镀在激光刻蚀区域沉积铜。本文的主要工作为:1.研究了不同种类(碱式磷酸铜、铜铬黑、羟基锡酸锌、氧化锡)、不同粒径(微米氧化锡、纳米氧化锡)的几种金属化合物作为激光敏感添加剂的改性效果。2.将碱式磷酸铜、纳米氧化锡、碱式磷酸铜和纳米氧化锡混合物与聚碳酸酯复合制备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光色差仪、百格剥离实验测试手段研究了 1064 nm激光对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分子结构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了碱式磷酸铜/聚碳酸酯、纳米氧化锡/聚碳酸酯、碱式磷酸铜和纳米氧化锡/聚碳酸酯三种材料的颜色、镀层性能,并与市场现有的LDS材料进行了成本对比,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白色的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3.通过改变激光的输入电流、脉冲频率、扫描速度等参数,观察它们对样品改性效果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本文所开发的可激直接成型材料的激光表面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
其他文献
通过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萘二甲酸酐(NA)对水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力的影响,进行NA减轻胺苯磺隆对水稻药害作用机制研究。离体条件下,NA对水稻幼苗ALS的活力影响很小,且未能产奋勇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建立SCI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