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骨溶解症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伤后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7例外伤性骨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本症患者临床表现类似:6例发生于急性创伤后,1例发生于累积性损伤后,均以局部疼痛为主要主诉,其好发部位为坐耻骨及锁骨外侧端,影像学表现多样,经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原骨溶解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重建再构,且骨重建滞后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结论 外伤后骨溶解症与特殊部位骨急性创伤和累积性损伤关系密切;其影像学变化多样,从不规则的骨髓腔内水肿,囊性破坏到大范围的骨溶解吸收;早期诊断困难,MRI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注意与骨恶性肿瘤相鉴别;保守治疗疗效好,可适当试用骨吸收抑制剂,能改变病程。
其他文献
“世界”概念是哲学史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内涵极为丰富,无数先哲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阐发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海德格尔在存在论上对世界概念的阐释,颇具独到之处。海德格尔从存
肺隔离是在气管隆突或支气管水平将两侧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旨在保护健侧支气管或肺部免受污染,有利于手术野暴露,是胸科手术以及前入路胸椎手术麻醉时确保患者安全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也呈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一方面我们为培养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欣喜,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生质量的普遍下降而感到担忧。研究生
苏俄时期的对华政策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矛盾性。如何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坚持正确评价问题的两个标准,一是国家利益原则;二是国际主义原则。把这两个标准同当时苏俄所处的历史
<正>盘点20世纪中国史学之重大事件回顾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之历程呈现20世纪中国史学之全貌作者:王学典主编出版日期:2014年12月《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978-7一100
汽车白车身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汽车零部件的载体。白车身通常由几百个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薄板冲压件,在焊装生产线上大批量、快节奏地拼焊而成,其中定位点、焊点多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交通道路的拓宽,钢结构人行天桥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广泛使用,钢结构人行桥因其结构形式较轻柔,在综合环境中的外部荷载激励作用下可能会引起人行桥
如今高品质的生活是人人都追求的梦想,导致人们在设计自己的房屋时用尽一切办法努力设计出自己所喜欢和满意的居室。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出了精致的装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