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伤后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7例外伤性骨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本症患者临床表现类似:6例发生于急性创伤后,1例发生于累积性损伤后,均以局部疼痛为主要主诉,其好发部位为坐耻骨及锁骨外侧端,影像学表现多样,经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原骨溶解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重建再构,且骨重建滞后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结论 外伤后骨溶解症与特殊部位骨急性创伤和累积性损伤关系密切;其影像学变化多样,从不规则的骨髓腔内水肿,囊性破坏到大范围的骨溶解吸收;早期诊断困难,MRI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注意与骨恶性肿瘤相鉴别;保守治疗疗效好,可适当试用骨吸收抑制剂,能改变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