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万安县国土空间“三区”划定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的城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果。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面临着区域产业同构低质、国土资源负荷过重、生态系统失调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改变土地粗放低效、城市蔓延扩张的发展方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刻不容缓,如何在空间和资源条件制约下实现发展建设的诉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空间物化,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十八大以来,相关的中央会议、文件曾多次提出要科学划定“三区三线”[15],这对于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协调与管制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通过划定“三区三线”来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鉴于“三线”中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已有一套标准的技术流程,且主要由土地部门与林业部门牵头进行相关划定工作,因此本研究主要聚焦于目前讨论较多但尚未定论的国土空间“三区”功能划分和布局优化研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对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布局优化的启示,提出了一套针对县一级的“双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双评价”基础,构建简单的数学矩阵模型来判别国土空间功能的方法,最后以江西省万安县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以期为同类型的县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优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本文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1)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三区”的功能定位。“三区三线”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手段,在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有战略引领、底线管控的双重作用[15]。“三区三线”划定中,“三线”作为国土空间资源开发保护的底线,旨在强调控制线数量规模的管控,“三区”主要聚焦于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的协调性,侧重于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和空间约束,引导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2)构建针对县一级的“双评价”体系。本研究在衔接市级“双评价”的基础上,展开对县级“双评价”的深入细化研究。在遵循好用、适用、实用的原则下,为研究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剔除部分具有地区同质性、无差别的评价因子,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可实现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市级“双评价”方法流程进行相应的简化,使之更具有地方性、实用性。根据所构建的县级“双评价”指标体系,依次对生态、农业、城镇开展适宜性评价。(3)基于“双评价”开展国土空间优化研究。将适宜性评价应用到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布局优化是开展“双评价”主要目的和重要价值体现[9]。基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三个不同的功能视角,适宜性评价与“三区”划分如何有效衔接也出现多种组合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引入基本评价单元主导功能判别矩阵,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确定每个评价单元的主导功能,以此来指导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最后叠加既有刚性空间成果对“三区”初划进行局部调整和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判的最大承载规模进行校核,从来检验分区的合理性,最终进行优化形成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布局优化。(4)以江西省万安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合万安县的实际情况,依次针对生态评价选取了坡度、水土流失敏感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四个评价因子,针对农业评价选取了坡向、高程、腐殖层厚度、土地利用类型四个评价因子,针对城镇评价选取了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地灾、区位优势度五个评价因子,并且依据万安县实际情况,邀请了解万安县的专家对各评价因子打分赋予权重,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集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主导功能判别矩阵判定每一个基本评价单元的主导功能,初步确定万安县国土功能分区和布局优化方案;最后将初步划定的生态空间与万安县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地等刚性生态空间进行叠加,优化生态空间,将农业空间与万安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行叠加,优化农业空间,对初步划定的“三区”进行优化校正,并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所预测的最大承载规模进行对比校核,得到万安县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布局优化。
其他文献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已成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常用术式。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到手术中,能够优化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为了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中的应用,通过总结前期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的文献证据,经江苏省专家组反复讨论,达成本专家共识,供全国
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是当下主流的引力理论之一,而黑洞则是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神秘天体。同时,黑洞解作为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其黑洞物理的相关物理问题也是时下物理学领域及天文学、宇宙学等方面的前沿热点之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蒸发的假设之后,人们更是将量子理论纳入到了黑洞物理的研究中去。同时,随着黑洞热力学的提出,这使得科研工作者们能够进一步考察黑洞在热力学及其相关方面的基本性
<正>我国的汉字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出现至今,虽然文字的形态有所变化,形成了不同字体,但是蕴藏在其中的基本的造字理念和文化底蕴却始终未变,比如我们都熟悉的6种造字方式: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也称“六书”。通过“六书”我们可以找到每一个汉字的造字方式,进而推导出字的意义。
期刊
<正>就汉语语言学而言,语言的本体研究居于绝对主流的地位,语言的运用研究一度着力于修辞学,而语言的应用研究则显沉寂。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建立以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其后现代汉语修辞学繁荣发展了五六十年,但于20世纪末日渐式微,之后由西方引入的语用学也未能将汉语的运用研究推向热潮。
期刊
本文立足于双及物构式这一视角讨论虚指宾语"他"的实现问题。句法上,直接宾语必须带上数量词或本身就是数量词,同时,体标记"了/过"不能出现。这是保证结构成立的前提条件。语义上,数量词须表示主观大量义或高程度义,且动词或句式的转移义弱化。这是宾语"他"实现虚指的决定因素。韵律上,双音化趋势促使轻读的"他"与单音动词构成一个"重—轻"模式的音步,由此"他"类似于后附成分。这进一步促动宾语"他"完成虚指。
村镇国土空间是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载体。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统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有效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契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村镇国土空间面临着城市空间扩张带来的侵占,以及长时间以来,内部用地无序、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影响其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江苏省金坛区是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之一,优化金坛区村镇国土空间格局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气候的保护与治理,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交通运输业作为燃料燃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推动交通行业低碳化转型,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交通系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我国战略要津和对外交流门户,其绿色交通水平和时空演化特征是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探究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也可为其周边城市和其他中心城市提供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机械制图”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在“教”与“育”方面都具有先导性。结合“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抓住主要思政元素,理顺课程思政思路,选择切入点,形成思政线,合理设计教学,加强作业管理,进行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提升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
提出一种根据适应度值使粒子侧重于不同寻优任务的改进粒子群优化(FPSO)算法,并将其应用于UAV三维路径规划问题。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所有粒子设置统一的控制参数,寻优过程不够灵活,易陷入局部极值且收敛速度慢。改进的FPSO算法提出三种优化策略,即将PSO算法与遗传算法(GA)结合、设置动态惯性权重、引入步长因子,以充分发挥不同适应度值粒子的搜索优势,使其动态侧重于局部搜索或全局搜索。仿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处理国际间关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随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大大增强,中国政府做出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能够及时发布官方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外交部发言人搭建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在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外交部面临着艰巨的对外传播任务。不仅要安抚好海内外民众的焦虑情绪、激发人们共同抗击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