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签名是民事主体真实意思表示的客观反映,也是明确法律责任主体的重要依据。由于字数少、容易获取以及事发处罚力度不大等因素,伪造签名成为不法分子实现非法目的和利益的捷径之一。在现代司法检案实践中,签名笔迹鉴定案件数量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尤其是近年来电子数据、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签名笔迹鉴定已从传统的摹仿、伪装签名笔迹鉴定演变为多学科的系统笔迹鉴定,鉴定方法也从单一的肉眼、放大镜观察检验向利用高科技和人工智能鉴定发展。仿真签名,是一种利用扫描、拍照、复印等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对签名笔迹的客观形态进行重现的方式。设计仿真签名的初衷是为了缓解日常办公中大批量签字的重复劳动,人们利用复制、刻章等方法将签名做成电子签名或印章,以此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实践中,制作精良的仿真签名不仅能够高度还原书写人签名笔迹的客观形态,而且在诸多笔迹细节特征和色料表观特征方面均与手写签名字迹极为相似,仅凭肉眼观察往往难以辨明真伪。由于仿真签名的诸多优势,也往往会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对象,仿真签名鉴定将对鉴定人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仿真签名仍属于新兴事物,学界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相关著作也较少,在鉴定实务界目前大部分鉴定人也并未对这一新问题加以关注,在具体检案过程中对检材签名形成方式的检验不够重视。鉴于此,笔者认为研究仿真签名的客观反映特征以及鉴定技术规范,将有助于鉴定人掌握仿真签名的鉴定方法,以避免在日后检案实践中因忽略对签名形成方式的检验而导致鉴定意见发生根本性的错误。本文将以光敏签名印章和黑白喷墨打印签名这两种典型仿真签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仿真签名的概念,并对两类仿真签名的形式、特点、检验方法、技术要点以及其在文书司法鉴定实践中的衍生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仿真签名之概述。笔者通过与伪造签名、摹仿签名的概念辨析来提出仿真签名这一新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然后由仿真签名的概念和种类出发,对仿真签名的普适性特点加以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仿真签名的实证研究。笔者将利用实验法分别对光敏签名印文和黑白喷墨打印签名的形成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比较分析其与母版手写签名字迹之间的特征异同,并对两类典型仿真签名的客观反映特征进行提炼。第三部分为仿真签名的检验技术要点剖析。笔者将从实践程序和技术方法两个角度来阐述仿真签名的鉴定技术规范。另外,对仿真签名鉴定的相关衍生问题——签名笔迹复制件的鉴也将在本章第三节进行探究。第四部分笔者将阐述非法制造、使用仿真签名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并重点讨论如何对这一乱象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章行业的制印条件、网络宣传等行为,让仿真签名真正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