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羧基配合物的光谱性能及其与生物分子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e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羧基配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形态及催化、电、磁等性质,在分子识别、催化化学、生命科学、超分子自组装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配体,该配体中的羧基基团与金属离子铁、铜在辅助配体存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晶体配合物,并分析了晶体的结构特征、基本性质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有机功能配体2-(甲硫基)苯并[d]噁唑-5-羧酸的合成及表征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作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关环及甲基化等步骤合成了2-(甲硫基)苯并[d]噁唑-5-羧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测试、核磁共振、液质联用等手段对中间产物和目标物质进行分析表征;利用溶剂挥发法培养出目标物的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检测其结构,进一步证实了目标物的结构特征。(2)新型氧中心羧基桥三核铁配合物的结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研究分别用对甲硫基苯甲酸、2-(甲硫基)苯并[d]噁唑-5-羧酸在辅助配体吡啶分子存在下合成了两种三核铁配合物[Fe3(μ3-O)(02CC6H4SCH3)6(Py)3]FeCl4(1)和[Fe3(u3-O)(O2CC7H3NOSCH3)6(Py)3]FeCl4(2)(其中 Py 是吡啶分子),用紫外、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仪、热重分析(TGA)/差示量热扫描(DSC)、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等技术手段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从结构分析可知,在配合物的外围有-SCH3基团,通过Au-S键将其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分析得出一个不可逆的电子转移过程,通过与银纳米粒子相结合,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得到了很好的增强效应。(3)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用2-(甲硫基)苯并[d]噁唑-5-羧酸配体合成了二核铜晶体配合物Cu2Cl2(O2CC7H3NOSCH3)2(N2Cl2H8)2(3),对其进行红外、紫外光谱性质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对配合物3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利用3/CS/GCE电极研究了其对多巴胺的电化学催化行为,并对多巴胺进行了定量检测,在浓度为8.5×10-7-3.5×10-5 M范围内,电解液中DA的含量与配合物3的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10-7M。研究了配合物3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利用紫外光谱测定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根据荧光光谱确定了作用的猝灭类型。通过热力学参数、离子强度分析、单双链影响和黏度测试得出配合物3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沟槽和静电结合。
其他文献
春天,万物复苏,一个新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对于个人而言,有的刚刚步入社会,有的面临新的择业问题,有的是对原有工作的新挑战;对于企业而言,春季则是制定新的一年战略计划、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经营模式、更新人才血液的时候,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员被自然淘汰,而大规模的人才流动与新生力量供给又为企业提供了最佳的选聘机会。  怎样选聘优秀的人才?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中国企业发展的每个时期,选聘人才的标准
《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英文原著是由格尼拉·安德曼和玛格丽特·罗杰斯合著,此书是一部探讨21世纪翻译研究走向的论文集。本人负责翻译《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中第一章(1-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前的导航系统中普遍使用的是矢量地图,这种地图拓扑关系明确,数据量小,但是无法满足导航高交互性的要求。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影像导航的概念,将遥感影像应用在导航领域。首先介绍影像导航的概念,然后对影像导航中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索引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实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影像导航中。
目前,虽然电子化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购交易成本,但是引入了新的成本投入——IT投入,这种IT投入对于一些中小机构来说数额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集
内燃机由于动态响应速度较慢,在负载突变时其输出电压频率变化幅度较大,影响负荷的正常工作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现有的内燃机与虚拟同步机(VSG)组成的混合微网在主电源变
本次英译汉翻译实践所选源文本为凯·道勒拉普所著《翻译研究基础》一书的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翻译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问题”。在第一章中,凯·道勒拉普详细描述了